近几年来,在文化课学习之余,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学习某种乐器,并积极参加器乐考级。面对日趋火爆的考级活动,笔者结合教学中遇到的情况,谈几点个人看法,供家长们参考。
首先,对考级要有正确的认识。
考级是在学校艺术教育薄弱的情况下出现的。器乐考级借用社会力量普及音乐教育,这对学校音乐教育是一种补充。考级净化了社会音乐教学环境,规范了校外音乐教学秩序。家长让孩子参加考级的目的应当是:通过考级,获得专家的鉴定,可以知道自己孩子学习的路子是否正确,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等。如果通过了某一级别,说明达到了这一级别的程度,路子基本正确,可以继续学习,如果没有通过,要特别看看评语,有什么问题,该如何改进。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音乐界专家制定考级规范、编排考级方式、考级曲目时,只是建立在有利于教与学、有利于提高技能的基础上,并未想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从考级政策中找到了对策,“每级不就固定练那几首曲子吗?我就要求老师用半年、一年时间反复练这几首曲子,不信过不了级”。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它永远不可能像1+1=2那样绝对化。虽然考级教材经专家反复推敲,但它仍不能作为乐曲难易程度的唯一标准。为考级而学习乐器,把考级作品当作唯一练习的内容,结果造成孩子只会演奏考级曲目,对考级作品之外的曲目知之甚少,甚至对即兴伴奏一窍不通。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家长应合理地利用考级作为孩子学习器乐的一个重要手段,除了练习考级作品,还要有一定的基本练习,这样才能使孩子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获得的等级证书也才名副其实。
其次,考级不能一味赶进度、盲目攀比。
在孩子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家长应与老师主动配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循序渐进地学习,不能一味地赶进度、盲目攀比,把考十级作为最高境界,甚至越几级考试,使孩子感到压力过大,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毛病。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造成的结果是:只有进度,没有质量,只有音符,没有音乐,只有考级证书,没有真才实学。我认为每一位家长,不一定要懂得考级内容,但一定要懂得艺术的发展规律,配合老师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教学,这样,孩子才能获得相应的技艺,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也就水到渠成。
再次,演奏技能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同步进行,不能顾此失彼。
现在的业余器乐考级,本身就存在理论方面的不足。有的家长认为,教乐理耽误了孩子练习乐器。乐理不重要,可以长大了再学,小时候只要会弹奏乐器就行了。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孩子在学习乐器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基本的乐理教学。这样做不但不会耽误孩子学习乐器,反而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进而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初学声乐要如何练习气息
下一篇: 小提琴持弓中小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