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管(Oboe英、意;Hoboe德)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木质的双簧类乐器“乌洛斯”(Aulos)。而双簧管一词源自法语的“Hautbois”,字面的意思是“高木”,即“声音高亢的木质乐器”。这一名称曾用于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肖姆双簧管”(Shawn),这种乐器曾专门用于舞蹈和列队进行。这类双簧管乐器在很多演奏中被使用,例如北非的“祖尔纳”(Zurna)和印度的“沙奈”(Shahnai)。
像长笛一样,双簧管在十七世纪后期也得到法国制造者们的很多改进,增加了一些用以完善它的调律键。直到那时,双簧管一般多用于小型乐队,而不是管弦乐队,但是现在它在管弦乐队中已有了不可动摇的位置。十八世纪中期它在管弦乐队中是第一件稳固地建立自身地位的木管乐器。从那以后,两支双簧管一直是管弦乐队的基本组成部分。到十九世纪,双簧管又借鉴了伯姆的改进方法,进一步增加了键的装置。
也许使人感到奇怪的是,像双簧管这样一件音色甜美而且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在十九世纪却没有激发出较大的独奏曲目,而在十八世纪这种情况却曾出现过一些,二十世纪也是如此。形体上,双簧管乐器大小不同,最主要的是英国管(English horn直译为英国号)。“英国管”这一名称十分奇特,因为它既不是源产于英国的乐器,也不是号,而是中音双簧管乐器,比普通双簧管要低一个五度。还有一种是抒情双簧管(Oboe d’amore或Love oboe),可能是因其音色温暖而得名。它的音高比普通双簧管低一个小三度。抒情双簧管在巴赫时代曾被大量使用,而英国管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很多总谱中都是必备的乐器。
双簧管是C调乐器,用高音谱号按实际音高记谱。像长笛一样,双簧管也分为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上节、下节和喇叭口,用毕也可拆开装盒。双簧管的高音比较稳定,因此,演出以前乐队中各种乐器都根据双簧管来定音。
双簧管都备有小字组bB至小字三组G的音域,但考虑到发音的难度和音色,常用的音域为小字组B到小子三组#F。整个音列发音较均匀,音响丰满,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低音区的音色带有较重的鼻音色彩,很有特点,只能强奏不能弱奏;而中音区的音色最为优美,力度控制自如,气息消耗量很少,尤其擅长抒情;高音区的音色较为紧张,但有亮度和较强穿透力,气息消耗量随着音的升高相应增加,经常与中音区结合而成为双簧管最常用的音区;只有两个最高音稍嫌薄弱,这两个音略觉松懈与不够稳定,音色较粗糙刺耳,缺乏共鸣,气息消耗量很大,在乐队中使用不是太多。
双簧管在乐队中基本上属于旋律性乐器,在快速与灵活性方面尚不如长笛和单簧管。双簧管的起吹总是带有一个重头音,好像是加上了一个“>”号,即使用P或PP来吹奏一个乐句时,开始的那个音也很可能是mf或mp的力度;另外,双簧管的发音总是稍稍迟钝一些,不如长笛那样迅速准确。双簧管是所有木管乐器中气息消耗量最小的,并且具有使发音逐渐增强与减弱的无比才能,所以特别适宜演奏悠长的,如歌的联绵不断的乐句。
双簧管的音色是木管乐器中最接近人声的,也是最善于抒情的乐器之一。虽然在乐队中也经常演奏速度较快的经过句、音阶、琶音、颤音等,但它最常用的功能仍是担任旋律。在演奏旋律时,它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如抒情如歌的,优美动人的,忧郁、深沉、悲伤、爱情和喜悦等人类情感情绪,也可用来表现大自然的风光、田园景色、乡间牧笛、及鸟鸣等等。双簧管也常常与其它木管乐器演奏和声,即织体化音型声部,也经常重复其它乐器的旋律,尤其是经常重复第二小提琴的声部。双簧管的音色在某些场合下与弱奏的小号有些相似,因此可以用它作小号的回声,或是直接用它重复小号,使其铜管的音色得以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