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徳奥美术界针对印象主义画派提出了一种新的艺术理论,它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意象,用夸张的形体和色彩发泄内心的苦闷。表现主义绘画题材大多是孤独的人生,表现隐藏在内心的悲愤和难以忍受的痛苦。这种画风很快引起了音乐家的共鸣。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率先扯起了表现主义的旗帜。在他的音乐中,有一种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他于1909年左右。开始打破传统的调性、和声的基本规则,在瓦格纳“半音阶和声”的基础上发展成一种自由无调性的新的音乐风格。在二十年代初,勋伯格进一步将音乐创作从表现主义发展到把十二平均律中每个半音同等看待,从根本上否定了音乐内部的调式、调性的功能关系。他在1923年作的《钢琴曲五首》等作品的某些段落中开始运用十二音序列的技法,其后又在有关方面做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勋伯格以十二音技法作于1947年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被认为是一部极为成功的作品。作品叙述的是反抗徳国人的华沙暴动事件。1947年夏,作曲家在他加利福尼亚州的休养地接见了一位从华沙犹太区侥幸逃出来的人,他是少数几名幸存者之一,因藏身于该城废墟下的下水道中得以幸存。他的口述使勋伯格似乎听到了一部反映徳国法西斯残暴、狂乱的疯狂交响曲,于是作曲家便于12天之内把他脑海的意象记录了下来。1948年11月4日,首演于新墨西哥,一曲演毕,被要求再来一遍,其后在世界各地无数次演出中也大多如此。人们普遍认为这种题材只有用十二音序列的技法来写作才可以产生这种效果。勋伯格的学生贝尔格和威伯恩与导师一起,发展了勋伯格的十二音序列法。贝尔格作于1923年的歌剧《沃采克》、《露露》以及《小提琴协奏曲》等,把“序列”扩大到旋律、节奏、力度、音色结合等各种音乐创作手段中去;威柏思甚至使用类似计算的方法,把音乐元素编成各种序列,构成音乐。其后,有了一批在这个领域里认真探索的人们,他们当中以德国的斯拖克豪森和法国的悔西安,直到现在仍在不断地实践着,他们的努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十二音序列法,是作曲家用自己排列的十二个平均律半音的序列及其各种变化进行创作的方法,它是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不是先有一些条条框框,以规定创作。它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除了一个序列的十二个音按固定的次序只能出现一次的“不重复”原则之外,没有其他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十二音序列音乐的评价毁誉参半。确有内容、形式十分独特、而又能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作品。而不少人也对这类作品感到厌烦,称之为使人越来越受限制的的“一成不变的半音调色板”,是枯燥的理性时代的作品,在它“瘦骨嶙嶙的躯体上从来也不曾有过什么非常抒情的东西。
上一篇: 周秦有什么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