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音乐欣赏 > 音乐史论 > 文章内容

明清有什么音乐?

发布:音乐苏州    浏览量:955    发布日期:2020-03-21

在元朝将近百年的统治下,人民的反抗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到元顺帝的时候的,终于集中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最后由安徽的农民军领袖朱元璋夺取了政权,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帝国。明代后期由于地主官僚对农民剥削,加上宦官专权,政治腐朽不堪,于1644年李自成推翻明朝政权,后被清军占领,一路消灭抗清势力,最终统一了全国。

明朝统治者一面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一面实行改良政策,采取一系列的手段,使元朝统治时期遭受严重破坏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复兴。加以对外贸易的开展,城市十分繁荣,民歌小曲、民间歌舞、戏曲曲艺,以及古琴、琵琶曲、民间合乐都有着集中的发展。


注释拜月亭记

宋元时期发展起来的北杂剧,由于内容和形式日益脱离群众,在元末明初便衰落了下去,一部分文人也开始转向了南戏的创作,这个时候的南戏脱离了宋朝任其自然发展,由于音乐和文词粗糙而被北杂剧掩盖光芒的境遇,慢慢发展了起来。

陆续出现了《荆钗记》《拜月亭》《琵琶记》等著名作品。结构上也也有所发展,在成套曲牌的链接方面也形成了一些规律,并吸收某些北杂剧的曲牌而加以融合,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从而确立了后来所谓”传奇剧“的体制。


琵琶记

在南戏向传奇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方面则因流传地区不同而逐渐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声腔体系。影响较大的有所谓“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唱腔。

海盐腔多用官话,唱腔婉转,最受欢迎;弋阳腔则用乡话,流传较广;余姚腔在万历年间颇为盛行,后来被弋阳腔合并;昆山腔原来的势力比较弱,但自从嘉、隆年间经魏良辅等人从海盐腔、弋阳腔中取长补短后,竟出乎三腔之上,进而取代了原本海盐腔为首的地位。从此,昆山腔和弋阳腔在传奇剧坛上开始了角逐。


魏良辅

弋阳腔起源于江西弋阳,由于音调比较高亢,所以后来又称“高腔”。其特点就是不用管弦,只以铜锣伴奏;并采用民间常见的“一唱众合”的演唱形式,由演员主唱,后台人员齐声接唱,谓之“帮腔”。

昆山腔,又叫昆曲,因发源于江苏昆山地方而得名,当时它和其他唱腔一样,都是比较简朴的地方小戏,但是经由魏良辅和一众曲师的改良,形成一种细致洗练的新腔。伴奏乐器也逐渐形成了以笛为主,萧、三弦、琵琶等配合的新形式。

改革后的昆腔,实际已脱离了原来南戏的意义,而成为一个集南北曲大成的戏曲剧种了。自此以后到清初,便出现了一个以昆曲为代表的传奇剧兴盛时期。像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高濂的《玉簪记》,清代洪昇的《长生殿》,无名氏的《雷峰塔》,李开先的《宝剑记》、孔尚任的《桃花扇》都是非常著名的作品。


茅暎评绘图牡丹亭

从明中叶到清代前期,昆曲经过许多文人戏曲作家和音乐家之手,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境地,但同时又存在了与宋元北杂剧一样日益脱离民众的境地,由于音乐上过分缠绵悱恻,场次又文雅难懂,所以到了乾隆后期,终于逐渐步入了衰落的阶段,而由新兴的“乱弹剧”所取代,像其中的梆子腔和皮黄腔等都流传至今。

明清期间的音乐,尽管还保有封建性,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知识分子在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提高了对民间文艺的认识,文人主动参与艺术创作的情形比以往多了不少,古琴和琵琶音乐的地位也有提高,许多重要的古琴曲谱差不多都是在这时期整理印刊的。

晚唐五代以来,古琴记谱法已日益完善,随着宋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开始有了刻印的琴谱。到了明代,特别是明万历前后这个经济较稳固雄厚的时期,由私人集资刊印琴谱的风气大为盛行。那时有不少贵族文人把以往的琴曲汇编成册,并加上自己的见解和过去的传说撰写“题解”。


神奇秘谱

我们如今所知的大部分琴谱都是从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中明代发行最早的一部有系统性的琴谱就是朱权的《神秘琴谱》,其中所载如《流水操》《广陵散》《潇湘水云》《大胡笳》《小胡笳》等都是历史悠久的古代名曲。随后像谢琳的《太古遗音》,萧鸾的《太音补遗》等等,据估算,明清琴谱中所收录保存下来的琴曲约有一千多首。

明代琴家都注重独奏曲,他们所选的琴曲都是没有歌词的,到了明正德至万历年间,“琴歌”开始被提倡,从而形成了声乐和器乐两大琴派彼此争胜的局面。


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在琵琶曲方面,在明代出现了《楚汉》《塞上曲》《洞庭新歌》等著名大曲。到清代嘉庆年间华秋萍编订第一部《琵琶谱》的时候,已有大曲六部,即《海清拿天鹅》《将军令》《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月儿高》《普庵咒》。后来平湖李芳园又加上其他大曲,合编为《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成为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琵琶谱集。

这些琵琶大曲许多是长期在民间流传下来并经无数琵琶演奏家加工而成,很难确定产生的具体年代。连文字记载下的琵琶演奏家也不多,且大多只有名字,没有生平记录,唯有明末的汤应曾一人有时人所作传记留存,得以略知其生平概要。


容斋《弦索备考》

明清期间,民间合乐也比较盛行,主要有鼓吹、丝竹、轻锣鼓等形式。其中以鼓吹乐最为通行。

鼓吹乐的渊源可追溯到汉魏,但无论乐曲内容、形式或运用场合都已有了很大的变异。明清时候,凡是元宵节日、婚嫁迎送、清明扫墓等活动,都要用乐,各地专业或业余艺人会聚集一处,轮番吹奏,热闹非凡。

在长期的实践中,有些鼓吹曲加用了丝弦乐器加以辅助,从而产生了多声部旋律,且只在丝竹或弦索合乐中,才比较有意识地尝试了多声部旋律的设计,在《弦索备考》中抄谱的设置就能勘探一二,曲谱集中不但有总谱还有分谱。像其中的《十六板》就很有意识地运用了复调手法。


此外,在明代中叶,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音乐理论家朱载堉首次提出了十二平均律,完全解决了千年来中国音律上存在的问题,无论是为中国音律还是西方音律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