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那么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
——亨德尔
亨德尔是巴罗克音乐风格的杰出代表。在欧洲音乐史上,是亨德尔和巴赫这两位音乐巨子,把巴洛克音乐推上了辉煌的顶峰。
这两位音乐大师同年诞生于德国中部当时叫萨克森的城市里,时间相隔仅一个月。他们虽然在同一段时间里同处一地,却终究没有机会会面。他们以不同的气质和风格活跃于乐坛,同为人类创造出崇高、壮美的音乐境界,可是他们对生活和命运的态度却相去甚远。巴赫质朴谦和,无所奢望,他孤居寡处,不爱与人交流;而亨德尔却称得上是一个杰出的冒险家,他奔波于好几个国家之间,不惜以自己的名声和生命作赌注,猎取功名、荣誉、显赫的社交关系和财富。他一生几乎都在狂热地进行音乐创作活动,直到垂暮之年成为双目失明的瞎子时,他还在口述自己的音乐创作,继续弹奏管风琴和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
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克(Handel,George Frideric 1685-1759)并非出身于音乐世家,其父为理发师、外科医生,但他从小迷恋音乐,并在童年时代就显出惊人的音乐才华。他6岁就常常躲在家中的阁楼上摆弄一架小古钢琴。亨德尔长大后还是遵从家人的意愿,到哈雷大学攻读法律。直到父亲去世他才得以追求自己的爱好。18岁那年他来到汉堡学习,先是在汉堡歌剧院当了两年小提琴手,两年后他的歌剧处女作《阿尔密拉》公演,引起轰动。亨德尔创作的成熟期是在英国伦敦居住的岁月。在伦敦,亨德尔献给英国观众的第一部歌剧是《丽那多》。该剧的公演取得巨大成功,他也因此受到安娜女王的宠幸。亨德尔的清唱剧是一种规模宏伟的合唱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像巨大的壁画,以史诗的风格构成。合唱中,激昂的咏叹调、戏剧性的宣叙调、巨大的赋格曲和双重合唱反复交替使用,一会解说剧情,一会思考剧情,并且尽量抒发感情,摆脱单纯的舞台表演。亨德尔在1741年到1745年间创作出《弥撒亚》、《参孙》、《西米尔》、《赫尔克里斯》等清唱剧,这些作品虽然没有立即征服听众,但是亨德尔毕竟踏出了一条通向中等阶级和广大听众的崭新道路。他凭着直觉预感到即将扑面而来的鲜花、名誉和利益。终于,他的《犹大.麦克比阿斯》扭转了潮流,《旧约全书》中的人物形象使听众产生了兴趣。1745年,英国人民掀起爱国主义热潮,亨德尔写了《义勇军颂歌》等富有战斗力和胜利者情感的英雄清唱剧,受到广大英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亨德尔后期的一些清唱剧,大部分采用了《圣经》中的主题,如《亚历山大·巴卢斯》、《苏珊娜》、《所罗门》等。
在西方音乐史上,许多名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都对亨德尔推崇备至。亨德尔不仅创作时间长,而且作品量大,体裁丰富,有合唱音乐、世俗音乐、宗教音乐、浩如烟海的器乐曲等。亨德尔一生热衷于歌剧创作,曾获得“意大利歌剧作家”的称号。亨德尔又是圣剧清唱剧的先驱。在他死后不久,清唱剧成为英国的民族艺术形式。
上一篇: 肖斯塔科维奇
下一篇: “音乐之父”──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