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位于尼罗河下游的盆地,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便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历代法老建筑的金字塔,至今尚存有70多座,其中最大者为其阿普斯王所造。它巍然耸立,直到今日仍是世界的一个奇观。在墓葬中,发现了各种乐器、浮雕与壁画,我们从这些文物中,可以了解到埃及古代文化繁荣时的音乐生活。
埃及人相当喜爱歌舞,在节日和祭祀的仪式上,都要演奏音乐。参加祭祀活动的音乐专业人员,是由下层阶级的奴隶世袭。
古埃及曾有过很完美的乐器,最具代表性的,是各种竖琴,埃及通称它为“布尼”(Buni),琴身大小不一,琴形分弓状和三角形,琴弦数目不定。此外,还有琵琶类的乐器,当时称“诺尔夫”(Nofre)。管乐器中,有称“塞必”(Sebi)的长笛和称“麻姆”的复笛,以及竖笛等。在打击乐器中,有大鼓和手鼓等皮膜乐器,有卡拉卡拉响的金属片叉铃(Sistrum),有木制或象牙制的库洛塔拉(Crotara)。此外,还发掘出银喇叭、青铜鈸和铃等。
上述众多的乐器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四种最基本的乐器形式。首先,是非膜质打击乐器(idiophones),包括铃舌、拨浪鼓、饶钹和铃。这一类乐器主要是在宗教活动,各类典礼和仪式上使用。
其次,是石膜质的打击乐器(membranaphones),包括小手鼓(tambourines)──通常用在游行、集会中;鼓──用于军队的行军和一些宗教活动中。
第三,是管乐器(aerophones),包括长笛(flute)、双簧管(double clarinets)、四簧管(double oboes)、喇叭(trumpets)和军号(bugles)。而后两种管乐器(喇叭和军号)更多地是用于军队的集合和行军。已知的最早的管乐器是芦笛(reed flute)。
在第五王朝的Niankhkhnum和Khnumhotep的墓室的壁画上就曾描绘过管乐器表演者和听众的演出场景。
最后,是弦乐器(chordophones),包括三个类型:竖琴──这是埃及本土的乐器,琵琶和七弦琴(lyre)──这是由来自亚洲的入侵者带来的乐器。
这个木头模型刻画了一个弹竖琴的女孩的形象。请注意这个女孩是如何抱着竖琴的。在实际生活中,女孩应该是依靠着竖琴站立着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