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襁褓成弱冠。
二十年,林忆莲成就了今天DIVA的地位。
二十年,听着她的歌,我已近而立。
如此沧海桑田的变换,取其首尾的看结果,固然令人瞠目结舌,若是细数其间一路的拼凑细碎,自然有如万花筒般的精彩夺目。于我而言,这样的精彩之处完全受益于林忆莲不辍的温暖歌声。她是香港歌坛屈指可数的重量级,她在华语受众里有极高的辨识度,她的作品创造刷新改写过很多历史,她用她入世的声音安抚过许多需要慰藉的心灵。懵懂少年时,她更是陪我走过那段青涩,那样的生命痕迹无疑深刻,从未打算放弃她是我一贯的原则,说我长情也好专一也罢,我不在乎这样惹人侧目的招牌,只想固执但坦荡地说,她是无可取代的我的惟一。
看着四场演唱会的照片,没能亲赴现场而倍感遗憾,甚至不仅仅是遗憾二字可以搪塞,扪心自问的坦言我会因此抱憾终身。最后一场SANDY唱了极多心水的冷门歌曲,销魂动魄的ENCORE一直持续到零点,我合上双眼任泪水流淌,对着屏幕前那些凝聚了太多感谢的照片,在这样一个温度骤降的南京的清晨。这是六个小时之内的第二次啜泣,上次是在让我无所适从的关于SANDY的梦里,因为预见了再也没有机会目睹这样近乎绝唱的完美现场,因为哀叹着香港歌坛像林忆莲这样以人为本的歌手已经消隐殆尽,因为很清楚一个时代的告终必将带来一次深刻的心灵沉淀。梦里的我依然清醒。
从不奢望林忆莲持续最近这段纷繁抢眼的美丽风华,只希望她的后半生过得更自我更闲适更随性。在家做个贤淑的好太太好母亲,三两年磨出一张承载岁月的唱片,一向聪明过人的她自然明白这样的祝福是最合时宜的。20年的风雨兼程,炉火纯青的演绎技巧,玲珑通透的为人处世,对于一个艺人来说,无疑是时间涤荡锤炼自己本色才华的最好馈赠。而我从一个十来岁的青葱年纪开始投入听她,沿途与她一起翻腾消沉淡泊平和,心存感激她教过我的这些那些。如今她不惑我而立,那么迫在眉梢的人生坎,回望半生缘里指顾间的事情如电影般重现,那些十年八年如白驹过隙,中年即至的感慨日益渐多,幸运的是在她的歌声里听到了自己的故事和心情,无关是非褒贬的过往有了可以对照的着落。用歌传情算是相对低调私淑的忘我排遣,我永得其乐,自享其成。
林忆莲也不是不幸运的,看着这次四场死忠歌迷沸腾的反应,她无憾;台下的人山人海更幸运,看着偶像在台上拼命落力地满足饕餮的感官,他们都无悔。这般最好不过的两厢情愿,在旁人看来自然多的是不可理喻,可是,那就是我们彼此的小宇宙交汇时的光热啊。正是这样的光与热驱散了许多内心的阴霾,新专辑《本色》中的最后一首歌《再见悲哀》正是多年来我要答谢SANDY的个中原因,简单四字道尽了苍凉生命的本色,外冷内热的励志传承了《暖暖红尘》《看吧》这样苦中作乐开怀释然的人生态度。有人在流传这张专辑可能是林忆莲最后一张粤语,这样听来极不悦耳的话倒也确实可能一语成谶。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完,林忆莲终究会谢。她不是这个浮躁年代的最强音,她只是我们追忆过去的定心丸。就算是林花谢了,我们这些拥趸爱莲的心还在,那张张有笑有泪的唱片还是我们心头永远的护身符。只希望再见她的时候,得知她过得好我们就都有安心的微笑。
给我一段林忆莲,给我一段二十年,终于再见我的林忆莲。
上一篇: 音乐中的各种女色
下一篇: 一首歌,一种声音,一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