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晚,史上最伟大的爵士钢琴家之一奥斯卡·彼得森因肾功能衰竭在他位于加拿大米西索加市的家中去世,享年82岁。米西索加市市长黑兹尔·麦考莲发布声明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位钢琴家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直至因肾功能衰竭去世。”提及彼得森的名字,麦考莲亲切地将他称为“我的密友”。
法国总统萨科齐为彼得森的辞世发表声明说:“爵士乐界的一盏明灯熄灭了。”并称他用明亮的乐音让法国舞台生辉,法国人民会永远崇敬他。
在其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奥斯卡·彼得森和埃拉·菲茨杰拉德、贝西伯爵、查理·帕克、迪吉·吉莱斯皮等齐名,堪称对爵士乐影响最深远的大师之一。他曾八度获格莱美奖,其中包括1997年的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在加拿大,他获得了该国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加拿大国家勋章;此外,他的名字还永远地镌刻在国际爵士名人堂里。埃灵顿公爵视他作“琴键之王”,贝西伯爵则认为“奥斯卡·彼得森的钢琴演奏是我所听过最出色的”。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安德烈·普列文则将彼得森称作爵士钢琴家中的“最伟大者”。
20岁的天才爵士钢琴家叶尔达·江吉洛夫(EldarDjangirov)表示,要不是小时候听了彼得森美好的演奏,他根本不会走上艺术之路,“我最早听到的就是他的作品,他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音乐家。”叶尔达在他的格莱美获奖专辑中还收录了彼得森的名曲《PlaceSt.Henri》。“他几乎影响了每一个爵士钢琴演奏者。”叶尔达说,“他用单手就能演奏的曲子,其他演奏者用双手都应付不了。”
生平:从铁路工人之子到音乐“大家”
彼得森1925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他继承了当铁路工的父亲对音乐的痴狂。父亲在包括彼得森在内的五个孩子未记事起就开始引导他们学习音乐。14岁时,彼得森就已担任当地电台节目的音乐班底,在加拿大,还不到20岁的彼得森就已经全国闻名,1930年代末他已开始录制唱片。
尽管彼得森凭借出神入化的技艺迅速在圈内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可真正“登堂入室”还要感谢一位伯乐。1949年,知名爵士制作人诺曼·格兰兹发现了这位24岁的蒙特利尔人。当时,格兰兹带乐团赴加拿大巡演结束后,在去机场的路上从广播里听到了彼得森的现场演奏。“他让出租车司机立马掉头,把车直接开到我做直播的演播室。”彼得森后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从那儿出发,诺曼一直把我送进了卡内基音乐厅。”彼得森在诺曼·格兰兹的提点下首次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台演出,他的音乐生涯从此获得了真正的突破,之后他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巡回演出。他继承了传奇爵士钢琴家阿特·塔图姆的速度和技巧,很快就获得了爵士乐大师的名衔。
声名鹊起之时,批评也随之而来。尤其是1940年代听过彼得森作品的评论界人士经常将他比作“爵士钢琴界的海菲兹(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称他们的音乐都太着重炫技,而欠缺一定的内涵。然而,乐评家吉恩·李却不遗余力地为之辩护,称彼得森为一位真正的“大家”,“莫扎特是这样,巴赫也是这样。巴赫把他从维瓦尔第的音乐中获得的灵感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而彼得森也是这样把从迪吉·吉莱斯皮那儿获取的灵感再现出来。”1993年,中风削弱了彼得森左手的技能,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音乐的热情。一年后他又重新开始巡演,并与伊扎克·帕尔曼一起录制了《肩并肩》。2005年,加拿大发行了一套名为“爵士之王”的纪念邮票向他致敬,更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街道、广场、音乐厅和学校。
评介:巨人之触
奥斯卡·彼得森弹钢琴?奥斯卡·彼得森就是钢琴。
琴键上,他的手指灵巧轻盈,如羽毛,如空气,又如记忆般缥缈空灵。那指尖急速舞动,令人目不暇接,音符,时而让潺潺流水般涌出,时而如浪花拍打河堤,时而又如瀑布,满载着自信和肯定,气势磅礴地倾泻而下。
有时,彼得森也少有动作,他的身体和着优美婉转的叙事曲轻轻摇动,低着头,陷入无尽的幻想。又有时,仿佛如机械运转,他的手指操纵琴键,双臂交替横扫键盘,音乐让他时不时自琴凳上跃起。状态好时,或者偶有令他满意的即兴创作,他还会微微一笑,然后接下来的发挥一定会更让人惊喜。以上这些,对奥斯卡·彼得森来说只是拿捏自如的小把戏。速度、耐力、清晰度和想像力是他的招牌,彼得森将这四个元素完美地包裹进他充满爆发力的演绎中,并用他与生俱来的身体条件和音乐天赋让这一切看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关于他的琴技究竟有多出神入化,如今在YouTube上可以搜到关于他不计其数的视频都是证据。
奥斯卡·彼得森是一位真正的巨人,无论从字面意义上还是引申意义上说都是。“巨”指的除了他超过
1949年,彼得森在“伯乐”诺曼·格兰兹的提携下首次在爱乐爵士音乐会上演出时真正在乐坛如明星般升起。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他不但一直是爵士乐坛最具影响力的钢琴家,他的各种现场演出录音制品都得到了世界乐迷的追捧,连彼得森自己都数不清他出版过多少张唱片,仅在音乐网站AllMusic的记录里就可以搜到超过300张彼得森的录音作品。
与大多数在小酒吧里演奏出身的爵士音乐人不同,彼得森更喜欢大场面的音乐会。但他的演奏从来不缺小场地演出特有的活力──1950年代,他与吉他手赫伯·伊莱、贝司手雷·布朗组成的三重奏乐队大受欢迎;1970年代,他时而沉重、时而狂野的独奏令人痴迷;而他与斯坦·盖茨、罗伊·埃德里奇、迪吉·吉莱斯皮的二重奏,以及他与路易·阿姆斯特朗、纳特·金·科尔、埃拉·菲茨杰拉德等巨星的同台,都因为他始终高水准且独具风格的演绎而在乐迷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上一篇: 200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月1日晚奏响
下一篇: 好莱坞编剧还在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