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新闻中心 > 音乐评述 > 文章内容

“歌迷父亲之死”谁之过?

发布:admin    浏览量:1864    发布日期:2007-04-24

个叫杨琴冀的父亲试图用自己的死,帮女儿完成“再见一次刘德华”的心愿,除了用长达12页的遗书表达这个心愿,他还在遗书结尾处郑重地“请香港政府为我们说理,为我们做主,让刘德华答复”。

可是,回应他的死亡是以下观点:“他对女儿过于溺爱”,“他和女儿都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一句话,几乎没人同情这个父亲的死,用她女儿的话说就是,“人们认为我们自作自受”。

对于一个用生命帮女儿“追星”的父亲,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我们不想对其再作评价。但面对着强大的造星工业,迅猛发展的娱乐产业,“家有粉丝”会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们面对的现实。

我见过从北京到成都,从上海到杭州,一站一站追李宇春的“玉米”们;也见过一群包机到宁波追F4的粉丝们;也在街头被超女的拥护者们借过手机发短信。这些新生代的粉丝除了以往对明星精神上的爱恋,还更多的进入了消费层面──买牒片、发短信、买演唱会门票、加入歌迷会影迷会、到明星新闻发布会现场……

当追星由精神爱恋转入物质消费,追星就由个人行为变成家庭行为,虽然象杨琴冀这样为孩子追星“倾家荡产”买单的家长不多,但如何引导我们被卷入娱乐产业制造链条中的孩子们应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见了刘德华,她的目的就达到了吗?

追星女的父亲死了,有人在骂该女不孝、该父糊涂,也有人说刘德华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一下人家的小小要求呢?见一下又有何妨?

其实,纵观此事,我认为,刘德华根本就没有能力真正满足这个所谓的追星女。她需要的是什么?恐怕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她的追求本身就是虚无的东西。

我相信,即使刘德华按她的要求再私下见她,甚至亲切交谈,之后该女粉丝仍会觉得没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这倒未必是她故意一步一步加码提要求,而是这样一个精神病态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谁又能让她得到满足感呢?

十三年的变态追星梦注定此事的结局只能是个悲剧,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父母对她肯定是过度保护。对于追星的孩子,既无需过度保护,也不能过度打压,一定要正确引导。杨丽娟的父母肯定对她是过度保护。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在特殊的保护下,失去了很多能力,丧失了许多智慧性的成长。如果孩子追星发生过失,家长处理得当,孩子们就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现代人,这才能真正体现现代父母的爱。

当孩子提出要去看偶像演唱会、到外地追星这些要求时,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父母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过分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

对孩子迷恋偶像的程度,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过问。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又要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培养其责任心和爱心。当孩子追星失败或失望时,告诉孩子人生总会有挫折。现在很多家长知道要赏识教育,但切记赏识的概念里也有批评和对残酷现实的认知。

为了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但家长在帮助孩子的同时,还要与他理智分析各种因素,权衡利弊,才能确定既能达到目的又适合个人实际条件的可行计划。为了不致迷恋偶像过度,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新的兴奋点。当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帮助他一起找寻可将注意力转移到健康而又最能体现他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或缩小他的无助和自卑感,避免其进入虚幻世界。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