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新闻中心 > 音乐评述 > 文章内容

网络歌曲的低俗化“恶俗”风波

发布:admin    浏览量:1738    发布日期:2007-11-11

一个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座谈研讨会,事前不为人知,事后成为新闻焦点。1019的会上,徐沛东、阎肃、谷建芬、李海鹰等40余名“主流音乐家”“痛陈”网络歌曲的低俗化现象,并联名签署“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倡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倡议书。为此,一周多来,歌手杨臣刚始终情绪低落。他的代表作《老鼠爱大米》在被点名批评的名单之中。“这首歌在春节晚会上演唱过呢!”他委屈地说。

据媒体报道,在这次会上,恶俗网络歌曲被归纳了6条“罪状”:淫言秽语、宣传色情,辱骂攻击、歪唱恶搞,矫情做作、无病呻吟,东拼西凑、废话连篇,佶屈聱牙、语无伦次,哗众取宠、庸俗无聊。《冲动的惩罚》、《你妈是我的丈母娘》等众多歌曲则被一一点名。

关于这次研讨会的报道及评论,第二天便刊登在众多报纸上,网络媒体更是展开各种大讨论。然而,出乎权威、专家们意料的是,与他们期待的反响不同,这些来自民间的评论中,“唱反调”的占了大半。有人批评:“一群音乐大佬,在诸多网络歌手缺席的情形下,完成了一次深恶痛绝的批判。”有人质疑:“奇怪了,老师当年的《篱笆女人和狗》,名字恶俗不?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空洞不?无病呻吟不?不是也流行于大江南北吗?20年后,老师也开始正襟危坐,坐而论道了。”被批评者也迅速做出回应。针对这次座谈会,众网络歌手齐聚北京,对他们认为的“老教条”音乐人进行“声讨和批判”。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批评,“主流音乐家”们终于坐不住了。自称“对网络不是很熟悉”的徐沛东,这次“感受了网络的力量”。他不厌其烦地向记者解释,大多数网络歌曲是好的,起到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效果。著名乐评人金兆钧告诉记者,座谈会上本有另一种更为理性的声音,却被人为地忽视和屏蔽了。不只一位与会者透露,在这些纷纷扰扰、欲说还休的背后,是一份以“网络歌曲恶俗之风”为主题的内参。此次座谈会和倡仪书的出台,便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为抵制恶俗而拿出的第一个举措。

一次座谈会、一份并不具有强制性的倡议书,却在社会上引起如此轩然大波。有人评论说,人们真正担心的是其背后的逻辑,即,“恶”的标签的滥用可能会破坏一个社会创造与审美的多样性,进而沦为一种暴力审美或者强制审美。用一句俗话来解释,就是“看不惯你,所以消灭你”。

时评者“五岳散人”对此评论,如果此次这份倡议书的文本能够流传开去的话,只需5分钟之后就已经是笑料了,“原因很简单,成为幽默感的来源之一就是跟不上时代但又想指导时代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出来,态度越真诚,获得的笑声就越多。”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