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文章内容

雅尼克与李云迪“一拍即合” 鹿特丹爱乐乐团在沪汇集年轻力量

发布:admin    浏览量:1537    发布日期:2008-06-21

在郎朗与费城交响乐团上海演出后短短十余天,另一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名团──荷兰鹿特丹爱乐乐团昨晚也在东方艺术中心与沪上乐迷见面。由于33岁的雅尼克在8天前才确定成为鹿特丹爱乐的音乐总监,20日晚在上海的一挥也被视为其“开篇之作”。

虽然身高不足1.68,但当雅尼克昂着头大步流星地登上这略显陌生的舞台,观众立刻感到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自信。雅尼克简练、硬朗的手势以及一点即燃的激情将20分钟的序曲《到达》一气呵成,“这支小品是传统的荷兰曲风,选择它既意味着来自荷兰的鹿特丹爱乐到达了上海,也宣告着我到达了鹿特丹。”雅尼克说。

随后上台的另一位“主角”──李云迪,还是保持其一贯的含蓄气质,他所选择的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去年曾出现在和小泽征尔共同录制的《乐动柏林》唱片中。如果说与大师合作时,李云迪显得有些拘谨,此次与年轻的雅尼克合作,他整个人则显得更加轻松自如,有的只是两位“同龄人”之间的友谊和共同“创造”音乐时的高度契合,“我们一拍即合,这就像是奇妙的化学效果。”就连接受采访时,一向少言寡语的李云迪也难掩兴奋。

与郎朗手舞足蹈连带跺脚极具煽动性的台风不同,26岁的李云迪是那种能让人静下心来倾听的演奏家,内向的性格也使他更适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作品。他所演绎的拉威尔作品色彩感强,音响层次的分寸感把握得当。略带爵士风情的第一、三乐章演奏得入情入味、游刃有余,与其擅长的肖邦等浪漫主义风格曲目区别较大。而第二乐章则流淌出年轻的“钢琴诗人”一贯的“清澈”。

上半场结束时,在三次谢幕、掌声经久不息的情况下李云迪为上海观众加演了独奏《彩云追月》,并与好友雅尼克拥抱。

下半场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被雅尼克视作对自己的最大挑战,不仅因为这是前任指挥捷吉耶夫的拿手作品,更因为十余天前费城交响乐团的“先声夺人”。该作品前三个乐章的悲剧性挣扎与最终章的深刻“寓意”使其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是暴利,是残酷,就去表现它!”很有点“冲”劲的雅尼克以年轻人的激情释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所有能量。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