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辆打着“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旗号的面包车,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并停在央视新大楼前拍照。伴随央视春晚数次审查中节目的上上下下,“ccstv”举办的“山寨春晚”,也是现在最热闹的话题之一。从电视台表示愿意转播,到电视台的最终退出;从“山寨春晚”回避PK央视春晚,到近日主办者坦言明年不会再办“山寨春晚”。起起伏伏,热热闹闹,在这场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的“山寨版”春晚的背后,民间智慧究竟是被放大,还是被扭曲?
山寨春晚的创办人是来自四川的“北漂”施孟奇,人称“老孟”。2001年开始,他开始了在北京的只身闯荡。不断更换的工作,让35岁的老孟快速积累了生活阅历。而最终选择了文化行业的他,在“2008山寨年”的年末,打出“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的晚会口号,办起一台供过年不能回家的“北漂”自娱自乐的“山寨版春节联欢晚会”。
在最初的一个月里,山寨春晚引来300多人报名,参选作品也达到500多部。老孟坚持,没有原创节目,只是长得像明星的“山寨明星”,不能登上舞台。一家卫视表示愿意加盟转播,让老孟的春晚温度陡升,还引来了不少商业赞助的关注。不过,当电视台撤出之后,老孟的春晚正在经历沉浮。
老孟坦白地说明年不再考虑搞“山寨春晚”。还说不愿意大家把他写的关于山寨春晚的“纪实”再称为“山寨”。其实,朋友间的自娱自乐,或者对自己奋斗历程的记录,本身并不是什么“山寨”,却因为顶上了“山寨”的帽子变得尴尬。
平民大众的审美,朴实生活的参与,民间文化的粗糙成就了“山寨春晚”的可爱和吸引力。但文化终究不能山寨化。对于山寨手机而言,生产线上换一批参数,引进一套管理体系,贴上一打光鲜的商标,就可以被“招安”,成为正牌手机的代工生产厂家。而“山寨文化”却并非简单的工业产品,不是改进一些技术就能成为“正牌”。文化的特征在于创新,并不是技术层面的拼凑。粗糙的原生态固然可爱,但是令原生态闪光的依旧是它特有的文化创新内核。裹挟着民间智慧,夹杂着草根文化,但如果只有“山寨”,恐怕是难走远的。“山寨春晚”究竟是什么,又将走向何方,许多事物从诞生之初,其实就已经注定了日后的命运。
下一篇: 陈其钢:靡靡之音大行其道 文化政策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