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新闻中心 > 音乐评述 > 文章内容

瓦莱里•捷杰耶夫—在指挥中激发出极度辉煌的魔力大师

发布:曲漫步    浏览量:2662    发布日期:2012-03-06

对于瓦莱里·捷杰耶夫的褒扬, 国际乐评界已经用烂了诸如“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指挥家”、“俄罗斯指挥艺术的新一代杰出代表”这样的字眼。倒觉得还是以下的词语去形容他更为与众不同:“地球上最繁忙的指挥家”、“音乐中的老虎”或用“乐坛上的普京”等等。从这样的形容中不难看出这位现年58岁的指挥大师在当今乐坛上是多么炙手可热,强势逼人。他的确是一位典型的“空中飞人”,每年要在世界各地指挥近130场音乐会,平均每2.8天里就有一场。正如他自己所戏言的那样:“关于我的故事今天还发生在伦敦,明天就可能发生在这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上海的乐迷们着实有幸,这一次上海成了见证捷杰耶夫传奇故事的下一站。在2012年3月4 日、5日他将率领伦敦交响乐团在上海大剧院献上两场重量级的音乐会,使我们得以亲眼目睹这位指挥大师的艺术风采。

棱角分明的脸廓,浓密乌黑的眉毛,修剪得极有个性的络腮胡子,再加之极为结实健硕的体格,捷杰耶夫的外形与其说是一位音乐家,倒还不如说像一位健美运动的代言人更为贴切。这也难怪,这位当今乐坛的天子骄子原本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音乐家。在他的身上, 既具有艺术家的激情与雷厉风行的作风,也有着北方民族所特有的坚忍与百折不饶的气质。1953年捷杰耶夫出生于前苏联高加索地区的北奥塞梯,那里山峦起伏,交通闭塞;而偏偏就是这个大山里的孩子却从小就喜爱音乐。他在这里学习钢琴,快乐成长,与粗狂壮美的大自然和优美动人的音乐朝夕相伴。一直到他19岁那年,为了得到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他才离开家乡,进入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这时他的专业变成了指挥,而他的授业老师是前苏联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伊利亚·穆辛。应该说,在入学之初捷杰耶夫的音乐专业知识是远落后于那些城里的同龄人的。作为指挥系的学生,他连肖斯塔科维奇的15部交响曲都还没听全呢。然而,就是这位起点不高的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努力拼搏,最后在1977年却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在当年参加全苏指挥比赛得到头奖,进而以国内冠军的身份获得了前往西方参加卡拉扬指挥大赛的资格,在西柏林,这个穿着借来的燕尾服上台指挥的年轻人一路过关斩将,力挫群雄,摘取了这项重要赛事的桂冠,连卡拉扬大师本人也对捷杰耶夫所展示出的艺术才华深表赞许。

捷杰耶夫载誉归国后,旋即被任命为基洛夫剧院(后恢复马林斯基剧院原名)的助理指挥,辅佐当时的剧院首席特米尔卡诺夫。不过,他可并没有让祖国的人们等太久,到剧院的第二年他就独当一面,指挥上演了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以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性歌剧完成了他在国内的处子秀。作为一位指挥家,他深知歌剧、交响乐两手都要过硬的不二法门,于是在此期间他又兼任了亚美尼亚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指挥上演了为数众多的交响经典。在1985年,他率领着当时还初露头角的“70后”钢琴家基辛、小提琴家文格罗夫和列宾去英国参加了利希菲尔德艺术节, 他们在西方人近乎惊诧的目光和神情中,自豪而又自信地展示了前苏联战后一代音乐人才辈出的骄人成就,这也为他日后博得英国听众的青睐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不过,在前苏联僵化、官僚的体制下,捷杰耶夫尽管已才华尽显,但终究还是在助理指挥的位置上板凳一坐十年冷,直到1988年他才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登上了马林斯基剧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的宝座。尽管如此,他仍是享受这份荣誉最年轻的俄罗斯指挥家。在俄罗斯新时期的音乐史上,捷杰耶夫与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这两位“50”指挥家绝对是两位标志性的杰出代表。捷杰耶夫是经由剧院全体演奏家民主投票选举成为乐团首席的,事后他才得知当时同为首席候选人的竟是另两位比他更资深、也更声誉卓著的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和扬颂斯;而普列特涅夫则于1990年创建了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 但这支“国家”交响乐团却是自1917年以来第一支没有政府财政拨款扶植的民营交响乐团。捷杰耶夫真是赶上了东、西方和解的好时代,因而在他走马上任后除在剧院内部实行大胆改革,加大剧目上演的品种和数量,并将作曲家的作品编排成系列予以演出外,他更将预见性的目光投向世界范围,率领剧院加入到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的潮流中去。在他上任的第二年他就将队伍拉到国外去巡演,向西方世界展示俄罗斯歌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1995年他应邀兼任荷兰鹿特丹爱乐乐团的首席。1997年,44岁的捷杰耶夫已然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客座首席了指挥。他指挥上演了新版《鲍里斯·古杜诺夫》在大都会的首演。与此同时,他也致力于将西方优秀的歌剧经典介绍给国内的听众。2003年,他把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全本搬上了马林斯基剧院的舞台,这在俄罗斯剧院的演出史上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正是看中了捷杰耶夫卓越的指挥才华和领导才干,位居“伦敦五大交响乐团”之首的伦敦交响乐团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邀请他出任乐团历史上的第15任首席指挥。从2007年起,身兼马林斯基和伦敦交响两大首席指挥的捷杰耶夫开始了他艺术生涯的“双城记”。当被问及他是否做得太多时,他幽默而巧妙地回答:“这只能说明我需要承担更大的(飞行) 安全风险”。事实上,当初他被任命为伦敦交响首席时,不少英国人对此表示疑虑,认为这支在英伦具有旗帜性的著名乐团在捷杰耶夫的工作日程表上也许只能处于“第二小提琴”的位置,“今天看来那些人都错了。

5年来的现实证明:伦敦交响乐团已成为我生活中一个很大、很大的组成部分。我们每年有50场、最多时有64场音乐会,我们在一起创造音乐。我们共同营造的和谐默契的氛围,使得我们的每一场音乐会都富于新意,与众不同且令人愉悦。”或许是自己首次执棒演出的就是《战争与和平》的渊源,捷杰耶夫毫不讳言自己最喜爱的作曲家是普罗科菲耶夫。在他的感染、熏陶下,如今的伦敦交响乐团已能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能得心应手地演奏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 一如他们烂熟于胸的埃尔加、霍斯特和布里顿。时至今日,他们已为乐团的自主唱片品牌L SO L i v e 现场录制了普氏的交响曲全集,马勒的交响曲全集也赶在作曲家逝世百年之际录制完成。

当然,对于他赖以起家、成名的亲军马林斯基剧院,捷杰耶夫同样倾注了自己的全力。他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就是与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录制的。非常有意思的是:自从他在L SO L i v e 采用了现场录音后,回到马林斯基后他也创建了一个现场录音的品牌:Ma r i i n s k yL i v e,实现了现场录音。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他对音乐会现场把控的高度自信力。所以购买捷杰耶夫的现场版唱片用不着犹豫,它既非录音室内制作出的拼装罐头,又效果逼真、热烈,如同欣赏者身临其境一般。此外,他也与维也纳爱乐合作录制了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和柴可夫斯基的后三部交响曲,均好评如潮,有口皆碑。捷杰耶夫的指挥艺术风格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富于激情。他是一位充满着永不枯竭动力的指挥家。他的指挥手势幅度并不很大,甚至经常不用指挥棒;然而当他站上指挥台,许多令人难以捉摸的魔力因素就会在他身上聚拢。只需手指的轻微颤动,眼睛里迸发出燃烧的火焰,伴随着神奇的肢体语言,就足以使他迅速传导出巨大的能量像磁石般地牢牢地吸引、掌控着整个乐团。他是艺术上的完美主义者,几乎每一件事都力求做到极致。为了达到心目中的完美,他总是要求乐团一遍又一遍地排练;而令人称奇的是那些素来清高自负的演奏家们竟也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地听从他的驱使,因为他们知道,在捷杰耶夫的指挥下他们带给听众的必定是一场场直抵肺腑的精彩演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容他为“音乐中的老虎”或“乐坛上的普京”可谓恰如其分。

其实,在生活现实中他与普京的私人关系也确实非同一般,外界甚至盛传他与普京的关系铁到这两位年龄只相差一岁的朋友是彼此子女的教父。对于这一点捷杰耶夫予以否认,他说:“我认识普京许多年了。虽然我们从事的领域不同,不过当他出任国家最高领导人后我希望我俩在不同的位置上都不要丧失俄罗斯人的正直。”此次捷杰耶夫与伦敦交响乐团上海之行的两场音乐会曲目足以彰显指挥家和乐团的双重艺术魅力与鲜明个性:3月4日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最伟大的代表作《第六交响曲》(悲怆) ;3月5日上演的是布里顿的《四首大海的间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及有“肖斯塔科维奇的命运交响曲”之称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两位担任独奏的艺术家分别是1998年第六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的金奖得主丹尼斯·马祖耶夫和早已享誉世界琴坛的美籍韩裔女小提琴家莎拉·张,她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被任命为美国的“文化大使”。

由此可见,捷杰耶夫登临上海大剧院带来的是一支全明星的演出团队,这更让申城的乐迷们充满着极大的期望和想象。当被问及乐坛上的“捷杰耶夫过劳现象”何时才能有所舒缓时,捷杰耶夫的回答是:“除非你放弃享受这份工作的乐趣。从事指挥工作就是使你自己能从音乐中获取感动并将这种感动感染给别人。只有到在工作中感受不到这份快乐, 那才能使我放下手中的指挥棒!”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