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克莱默拉塔室内乐团(Kremerata Baltica)由基顿·克莱默(Gidon Kremer)于1997年创立,现今已是欧洲最负盛名的室内乐团之一。基顿·克莱默致力于通过这支乐团将他丰富的音乐经验传授给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年轻音乐家们,与此同时能不断促进与激发该地区复苏的独特音乐生活。
乐团以多样的阵容竭力向波罗的海三国展示新颖独特、热情洋溢的音乐。得益于波罗的海各国的共同赞助组织,乐团每年都在立陶宛(Lithuania)、拉脱维亚(Latvia)和爱沙尼亚(Estonia)举办大量的音乐会。
乐团成员均需通过严格的挑选和试演,才得以加入乐团,在各种音乐会、巡演和音乐节上登台演出,并参与唱片录制,向公众展示其新颖多样的音乐曲目。与世界知名的演奏家及指挥家同台演出的机会,对于这些年轻的音乐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强大的动力。
波罗的海克莱默拉塔室内乐团每年超过60场的演出中的绝大多数场次,均是与艺术总监基顿·克莱默联袂呈现的。此外,克莱默在奥地利洛肯豪斯(Lockenhaus)创立的室内音乐节,使波罗的海克莱默拉塔室内乐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故乡,能每年从中获取新的灵感和触动。
如今拥有10年音乐会经验的波罗的海克莱默拉塔室内乐团已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2007年春夏乐团再度于亚洲、美国和南美开展巡演。乐团还受邀前往多地参加艺术节的演出,如著德累斯顿(Dresden)、莱因高(Rheingau)、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蒙彼利埃(Montpellier)和维尔比耶(Verbier)。此外,乐团也是布拉格之春(Prager Frühling)、萨尔兹堡艺术节(Salzburger Festspiele)及伦敦逍遥音乐节(London's BBC Proms)上极受欢迎的演出嘉宾。
波罗的海克莱默拉塔室内乐团在各种巡演上与多位杰出独奏家和著名指挥家同台,如:杰西·诺曼(Jessye Norman)、欧雷格·梅森伯格(Oleg Maisenberg)、戴维·盖林伽斯(David Geringas)、鲍里斯·佩加门斯奇科夫(Boris Pergamenschikov)、塔提安娜·格林达克(Tatjana Grindenko)、西蒙·拉图爵士(Sir Simon Rattle)、克里斯多夫·埃森巴赫(Christopher Eschenbach)、长野健(Kent Nagano)、索罗斯·索德克斯(Saulius Sondeckis)、安德烈·博热叶科(Andrey Boreyko)、罗曼·科夫曼(Roman Kofman)和弗拉季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
乐团在各类音乐会和洛肯豪斯音乐节上的出色演出,使其在即将到来的乐季获得了与彼得·安德夫杰夫思基(Piotr Anderszewski)、叶甫盖尼·基辛(Evgeni Kissin)和海恩里希·席夫(Heinrich Schiff)合作的机会,这必将促进乐团的成长。
演绎当代音乐作品也是乐团一个独特的工作重心,除了帕特(Pärt)、康切利(Kancheli)、瓦斯克斯(Vasks)、德西亚尼克夫(Desyatnikov)和拉斯卡多夫(Raskatov)的首演和委约作品外,乐团还经常将施尼特凯(Schnittke)、古柏杜丽娜(Gubaidulina)、安利高斯(Enesco)和皮亚佐拉(Piazzolla)的作品搬上舞台。
波罗的海克莱默拉塔室内乐团与Nonesuch厂牌成功合作推出了两张唱片:将皮亚佐拉(Piazzolla)与维瓦尔第《四季》相结合的先锋派音乐唱片《八个季节》(Eight Seasons),以及向这位伟大的阿根廷作曲家致敬的唱片《追随阿斯特》(Tracing Astor)。之后乐团又出版了一张当代音乐作品专辑,汇集了帕特(Pärt)、格拉斯(Glass)及马蒂诺(Martynow)的代表作。此外,乐团还以21世纪的新视角重新演绎了莫扎特的经典曲目,出版了唱片《后莫扎特时代》(After Mozart);这张唱片2002年2月便荣获了格莱美大奖。2005年ECM公司出版发行了他们的最新唱片,即由克莱默拉塔室内乐团特别编排的舒伯特的《G大调弦乐四重奏》。
《南德意志报》评论乐团在洛肯豪斯室内音乐节上的演出时称:“极少能够体验到的极富激情的音乐”;而英国著名音乐杂志《斯特达》则是这样评论乐团在伦敦逍遥音乐节上的演出,“克莱默和他的乐团成员们不仅拥有非凡的艺术天赋,同时还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欢愉”。
基顿·克莱默(Gidon Kremer)
小提琴家,在所有世界顶尖的小提琴演奏家中,基顿·克莱默的艺术生涯或许是最具传奇性的。出生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他4岁开始就跟随均为杰出弦乐演奏家的父亲和祖父学习,7岁进入里加音乐学校。16岁时他被授予拉脱维亚共和国的一等荣誉,并在两年后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Moscow Conservatory)从师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随即他陆续赢得了多项权威大奖:1967年的伊丽莎白女皇音乐比赛(Queen Elizabeth Competition)、帕格尼尼国际音乐比赛以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Paganini and Tchaikovsk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的冠军。
这些成就开启了基顿·克莱默非凡的艺术生涯,也确立了他在同时代演奏家中最具原创性和吸引力的国际声誉。几乎每一次他现身的重大演出都是与欧美著名乐团的合作。此外他还与众多当今最富盛名的指挥家和歌唱家联袂登台,其中包括莱昂纳多·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克里斯多福·艾森巴赫(Christoph Eschenbach)、尼古拉斯·哈农库特(Nikolaus Harnoncourt)、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祖宾·梅塔(Zubin Mehta)、詹姆斯·利文(James Levine)、瓦列里·格吉耶夫(Valery Gergiev)、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及内维尔·马里纳爵士(Sir Neville Marriner)。
基顿·克莱默的演出曲目非常广泛,涵盖几乎所有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小提琴作品及20世纪大师的音乐作品,如:亨策(Henze)、贝格(Berg)和斯托克豪森(Stockhausen)。同时,他也格外推崇当今俄罗斯和东欧的作曲家,并演绎了许多重要的原创作品;其中的几位作曲家还曾为其专属创作;他演绎过众多风格迥异的作曲家的作品,
基顿·克莱默灌录的唱片也是惊人的丰富,他已发行了超过100张专辑,由此也获得了多项极具声誉的国际大奖,显示了其驾驭各类不同作品的能力。这些奖项包括:法国国家唱片大奖(Grand prix du Disque)、德国唱片大奖(Deutscher Schallplattenpreis)、西门子音乐奖(Ernst-von-Siemens Musikpreis)、联邦德国荣誉勋章(Bundesverdienstkreuz)、齐吉亚娜学院音乐大奖(Premio dell' Accademia Musicale Chigiana)、2000年莫斯科冠军大奖(Triumph Prize 2000)和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大奖(Unesco Prize)。2002年2月基顿·克莱默和其乐团因《后莫扎特时代》(After Mozart)获得格莱美奖的“最佳小乐队演奏奖”,(Best small Ensemble Performance)。该唱片由Nonsuch厂牌出版发行,并于同年秋天获得德国“回声”大奖。
1981年,克莱默创立了洛肯豪斯室内乐音乐节(Lockenhaus),此后该音乐节每年夏天在奥地利如期举办。1997年,他成立了波罗的海克莱默拉塔室内乐团(Kremerata Baltica),以此来培养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年轻有为的音乐家。自此,克莱默偕同乐团开展了广泛的巡演,登上了世界最知名的艺术节和音乐厅的舞台。同时,他还与乐团一起为Teldec 和Nonesuch厂牌灌录唱片。其间发行的首张唱片为彼得里斯·瓦斯克斯(Peteris Vasks)和阿斯特·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的作品,最新唱片则为Nonesuch发行的《生日快乐》。2002至2006年间,基顿·克莱默还担任了在瑞士巴塞尔(Basel)举办的古典音乐节的艺术总监。
基顿·克莱默目前使用1641年的尼古拉·阿马蒂小提琴(Nicola Amati)。此外他还用德语写作了3部有关其艺术追求的作品。
时间:
地点: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