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国奥柏林音乐学院建立了一个非常设的机构,取名为鲁宾乐评学院,其创建人为知名作家斯蒂芬·鲁宾。当时学院邀请了三位知名乐评人作为讲师授课,学生大多是来自音乐学院的学生。今年11月,鲁宾乐评学院从奥柏林迁移到了旧金山音乐学院,并在本月举办如火如荼的乐评大赛,首奖为1万美元。
与2012年的授课大体相当,本届乐评比赛请到了几位重量级的美国乐评人,其中有《华盛顿邮报》的安妮·米盖特、《华尔街日报》的蒂姆·佩奇和《纽约客》的阿列克斯·罗斯。此外旧金山本地的《旧金山纪年报》乐评人乔舒亚·考斯曼(Joshua Kosmann)作为驻院乐评人出现。除了带领学生听音乐会讨论,资深乐评人们也会进行分组讨论,做主题发言,研究乐评的历史和未来走向,可以说是一次全美顶尖全职乐评人的盛会。
考斯曼握有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音乐文凭,更是《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的词条撰写者。他为这次乐评人比赛录制了一段四分钟的视频,其中言简意赅地概括了乐评人的职责,音乐评论必须具备的要素,还有正面评论和负面评论的意义。如下是他的发言大意摘译。
“乐评人的意义就在于公众普知和教育。音乐评论的意义就是,当听完音乐会,人们会问,音乐会怎么样,好还是不好?于是就有了音乐评论。一篇音乐评论应该包括三方面的要素,首先是基本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曲目和现场描写,在这里乐评人其实更多承担了记者的职能。第二部分,也就是支撑起判断、评价和结论的依据。第三是评价和判断,也就是结论性的陈述,回答好还是不好的问题。最关键的是第二部分,它既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是乐评最需要发力的地方,更是最见乐评人功底的。而且我一直觉得正面的乐评比负面的乐评难写,因为一个现场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挑错找茬很容易。但要说出一场音乐会好在哪里,非常难。有时其实就是两个简单的字可以概括:‘哇哦!’我写乐评总是要求自己从听众的角度出发,以听众的视角来撰写乐评。”
考斯曼的这段视频由旧金山音乐学院发布,不仅是给参加乐评比赛和乐评学院的学生观看,也是对美国乐评人核心价值和良心准则的精准描述以及对乐评作为文章的载体的意义所在。在美国屈指可数的11位领取报纸薪水的全职乐评人中,考斯曼覆盖到了整个旧金山湾区的古典音乐生活,是年龄偏大又从业经历丰富的一位,相信对中国含糊不清的围绕乐评人和乐评的争论有着一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处。
我想这也对中国的前辈或后辈乐评实践者、批评者和指手画脚者具有警示意义。正如最近的一次围绕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委约缘起暴露了中国的西方音乐史研究和参考的文献目前还停留在西方十九世纪一样,学界和社会对乐评和乐评人的认识也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已经半辈子没有文章在大众传媒上露面的学者以吃定老本的姿态依旧被奉为“乐评人”,为这样停滞不前的眼光敲响了丧钟。一些前辈和洋洋自得的所谓圈内人士,对具有海外背景的乐评人、职业乐评人、独立乐评人等以立场和观点见长的群体的长期视而不见,其实是选择性失明在新时代的延续。这次借旧金山音乐学院鲁宾乐评学院的热度,希望中国的乐评界能够与时俱进,向国际前沿的乐评和乐评理念看齐。仅作抛砖引玉。
上一篇: 瑞士琉森音乐节取消,82年历史上第二次
下一篇: 纪念 | 刘德海:他缔造了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