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里·佩拉希亚1947年4月19日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19岁进入曼纳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1968年起,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霍尔晓夫斯基学习。
1972年,佩拉希亚在“里兹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得头奖,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虽然自初赛开始,佩拉希亚在演奏的技巧和准确度上就险象环生,但奇怪的是,无论观众或评委显然都被他抒情幽雅的琴风所倾倒,以致他一路竟能过关斩将,击败包括席夫和内田光子在内的众多参赛高手,一举夺得桂冠。获奖使他从此开始了独奏生涯。
1975年,佩拉希亚与年轻的大提琴家哈雷尔一起获得“第一届菲舍尔音乐表演奖”。随后,佩拉希亚辗转驰骋于欧美大陆,继而逐步扩展到世界各地,知名度迅速提高。而他一开始在比赛中体现出的特殊气质,也成为他艺术风格的重要标志。
或许是从小受喜欢听歌剧的父亲的影响,佩拉希亚曾多次表示对歌剧的热爱,并强调以旋律线条和乐句作为音乐基石的观点:“任何音乐理念都出自如歌的旋律线条的启发,而非独立的音符,乐曲结构是由各种戏剧效果铺陈串连而成的一条长线,如果不从这条长线上着眼,个别的音乐理念是无从明辨的。”而佩拉希亚自己则凭借这种抒情典雅、注重歌唱性的演奏风格折服了全世界的乐评家和音乐爱好者。他在SONY公司历时近十年时间录制完成的《莫扎特协奏曲全集》,更被认为是当代钢琴演奏家中的最佳诠释之一。
出于对莫扎特音乐的共同喜好,佩拉希亚自1987年起开始了与著名钢琴家霍洛维兹的密切交往。他每周日都要从伦敦打长途电话问候在纽约定居的霍洛维兹,一有机会就要前往纽约登门求教。霍洛维兹曾对他说:“要超越一个技匠,必须先具备技匠的身手。”霍洛维兹的指点极大地影响了佩拉希亚,他开始领悟到演奏技巧并不仅仅意味着机械式的技术,而是指从乐曲的宏观层面出发,将各种音乐理念与音色、分句融为一体,从而最大程度地揭示音乐内在情感的表现手段。他的演奏风格开始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转变,并在霍洛维兹的建议下开始演奏李斯特的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的练习曲等先前他认为“华而不实”的曲目。
1991年,佩拉希亚遭遇手指受伤的困扰,从最初久病不愈的右手拇指发炎到伤疤息肉、以至最后发现病根所在的小骨刺,其间经过多次误诊及四次手术,原定七个月的修养竟拖了将近四年时间。佩拉希亚一度面临演奏生涯终结的阴影,他曾低调地表示:“真不甘心就此成了一名指挥家或钢琴教师。”的确,对于任何一位钢琴演奏家而言,这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然而,痛苦与极度的绝望竟奇妙地深化了他的演奏境界。在四年的养病期间,佩拉希亚潜心研读巴赫的音乐,在这些极度抽象的音乐世界里挖掘出了一片新天地。当最终病愈后,浴火重生的佩拉希亚录制了《亨德尔、斯卡拉蒂键盘作品集》,他藉着现代钢琴大胆地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丰富音质,得到了世界乐坛的一致肯定。
佩拉希亚是皇家音乐学校和皇家音乐学院的荣誉董事,拥有利兹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