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音乐欣赏 > 音乐文学 > 文章内容

泪与笑的永恒

发布:admin    浏览量:2399    发布日期:2005-07-15


当花瓣飘然离开花朵,香气依旧弥漫;当流星钻石般陨落天际,光辉依旧闪耀;当烟火爆发的流离,绚丽依旧萦绕……世上总有遗失的美好,他们如花瓣、如流星、如烟火,带着香气、光芒与美丽,转瞬即逝,唯留下众人羡慕的眼神与遗憾的叹息。

莫扎特便是这种人,这种在音乐史,甚至在整部艺术史上迸发出短暂的光芒却有着把握永恒魅力的,叫人钦羡而又惋惜的人。

喜欢莫扎特的早慧:六岁开始,就能演奏钢琴、管风琴、小提琴,并创作了第一首小步舞曲,9岁写交响曲,并由父亲列奥波德带着在巴黎、伦敦和慕尼黑等欧洲国家巡回演出,八岁写了第一部交响乐,十岁写了第一部歌剧。正如他没有学过小提琴就能参加三重奏一样,他写的意大利歌剧差不多是无师自通的。莫扎特有着远超乎一般人的音乐思维能力,在观摩西欧的演出时,他也显现出超强的领悟与感受能力。凡此种种,小小年纪的莫扎特被喻为“神童”。同我们中国古代“殇仲永”的故事一样,欧洲人也为早慧的神童担忧着。但是,莫扎特的确是个奇迹,他卓然而出类拔萃,终成为不朽的大师,璀璨的放着光芒。

莫扎特在短暂一生写出大量音乐作品,体裁形式涉及各个领域,留下许多不朽杰作。每一种体裁他都能臻至完善、各具特色:“莫扎特音乐的特点是对称、均衡”,“莫扎特是传统的”,“优雅精致,明快流畅有节有度”,尽管众多音乐大家、音乐爱好者对莫扎特的音乐满怀真挚的热情,但想要既浑然一体又恰如其分地评价莫扎特的全部音乐是极为困难的。这无疑也显示着莫扎特的伟大与神秘之处。

他的主要创作领域之一是歌剧。莫扎特将西方歌剧、器乐的经验和原则吸收、综合到他的歌剧中,一生共创作了20余部各类体裁的歌剧。如德语歌唱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后宫诱逃》,意大利正歌剧《卢齐奥·西拉》、《蒂托的仁慈》,意大利喜歌剧《假女园丁》等。此外,莫扎特凭借客观的精神,细腻真挚的写实手法,刻画性格的高度技巧,创造了最优秀的三部喜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和《魔笛》,是意大利歌剧达空前绝后的高峰。值得注意的是,重唱在以往的正歌剧中不被重视,而莫扎特却重视重唱,他将合唱、重唱中的人物、故事、矛盾交织,与乐队默契配合,是歌剧的戏剧性加强了。

协奏曲是除歌剧之外,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贡献最为突出的体裁之一。他确立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原则:3个乐章对比并置的套曲结构,双呈示部,独奏乐器有技巧性的华彩段等。协奏曲不再片面表现技巧,而具有与交响曲同样深刻的意义。27部钢琴协奏曲占有突出地位,代表作有d小调、c小调、A大调等;7部小提琴协奏曲中,G大调、A大调、D大调比较突出;其他还有单簧管协奏曲、长笛和竖琴协奏曲、圆号协奏曲、双簧管协奏曲、长笛协奏曲、风琴协奏曲等。同德国伟大的诗人、美学家席勒所追求的朴实自然的风格和美与崇高结合的理想相似,莫扎特的协奏曲不受图式的约束,真可谓是真正自由的艺术家了。

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优雅明朗、欢快含蓄,他被描绘为永远欢悦人心灵的洛可可的宣讲者,甚至称他为太阳神。但莫扎特不是开朗活泼的人,不是乐观主义者。即便是他的明快悦耳的大调乐章、他的小夜曲和嬉游曲,甚至他的《费加罗》都无法证明他是。透过这些作品,你会发现他清明高远、乐天愉快,充满阳光与鲜花的音乐背后隐藏着多舛命运的摧残。也许他的性格是内敛的,不同于贝多芬表现在音乐中的英勇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他默默忍受鞭挞,凭着坚定的信仰像虔诚的信徒一般唱着甜美温馨的音乐安慰别人也安慰自己。这也许就是莫扎特心灵的纯洁与高贵之处吧。他的心如同一面晶莹的凸面镜,吸收着八方而来的矛盾与不安定因素,随后将它们一一化解,平行安置,互不干扰,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音响和风格达到灿烂的时刻。这种难以分析和用笔墨来形容的深刻和优雅的灿烂不恰恰掩盖了他的精神世界了吗。难怪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莫扎特的情感是要细细捕捉与体味的。他诸种情绪之间无可名状的转换,是不易用语言描述的,是模棱而难以察觉的。正像美国音乐学者爱德华·唐斯所说,莫扎特最富代表性的音乐“是笑声和眼泪的混合”。这种透过眼泪的微笑在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中完美的体现出来:.柔板乐章中主奏单簧管平静的奏出,音符之间隐藏着一丝悲哀之情,而背景却由明亮的D大调和宁静的室内性织体衬托。首尾两个A大调快板乐章,似乎是心灵在翩跹起舞,却又并无喜悦之情……

莫扎特的音乐是自由的,是自然的,他隐藏在作品背后的精神是伟大的,是深层而有力量的,这种力量可以把握永恒,即便逝去,也将永存!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