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新闻中心 > 音乐评述 > 文章内容

附庸风雅,千年古琴沦为影视道具

发布:admin    浏览量:2376    发布日期:2006-06-07

附庸风雅,千年古琴沦为影视道具,万千琴童宁可学钢琴小提琴也不愿学民族乐器现象发人深省。

610是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目前,我国共有三批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围“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中国古琴艺术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然而这个传承近五千年的艺术种类如今却几乎处于绝传的境地。

 “高山流水”无知音

如今,人们已经很少能欣赏到古琴演奏,大部分人只能从描写先秦或魏晋时期的电视剧中了解古琴。然而,山东古琴“诸城派”的唯一传人刘赤城却表示,这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非但没有让观众正确了解古琴,甚至还成了导演们拿来附庸风雅的道具。这股篡改之风不仅出现在很多小成本的电视剧里,甚至连《三国演义》这样的鸿篇巨制也未能免俗。

“现在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演员在镜头里装模作样地演奏古琴,但音效配的却是古筝的声音,可以说大部分有古琴演奏的片段都会错放古筝的音乐。”刘赤城说,“有的电视剧凑巧放对了音乐,可是演员却以弹古筝的指法在琴弦上又掐又揉又按、甚至可以左右手交叉,丝毫没有文人的高雅之气。最大的错误出现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有的演员连古琴都放倒了,我不知道出这么大的笑话究竟是谁的错……这种可笑的错误已经不是一两个人在犯,可是从来没有人来问过我们,古琴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应该怎样演奏。”

大家都知道伯牙和子期的故事:钟子期偷听俞伯牙弹琴,恰好古琴的琴弦断了,这后来成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著名典故。现在很多电视剧就出现了一定要安排弦断场景的现象,好像只要有人偷听就一定要断弦,这已经成了模式,甚至还蒙上了鬼神等迷信的色彩。“现在的电视剧往往把古琴庸俗化,只要是弹琴就非得把弦弄断了不可。”古琴大师汪铎指出,“其实古琴弹的时间长了,弦自然就容易断,这只和演奏者的指力有关,和神话迷信无关。古时多是文人弹琴文人听,弹琴只为自娱不为娱人,但在这些电视剧里,古琴只是一个古代的符号,与文化、艺术沾不上边。”

“国士之风”成了一阵风

“琴者,乐之统也”,一语道出了古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古琴音乐最擅长用“虚”、“远”来制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含蓄、内在神韵和意境。汪铎师从“吴门派”古琴宗师吴兆基,他表示:“古琴最早只有吴派和蜀派两大类,我们吴门派最早起源于汉代的大文学家蔡邕,他当时被流放到江南一带,于是便在江浙沪皖地区形成了流派,古琴是当时文人修养精神所在,便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国士之风。”

与昆曲一样,古琴在国内的普及也同样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上海如今学习古琴的人只有400多位,其中还有许多是老人和文艺界人士,真正把古琴艺术用来修身养性的青年人只有约200人,这在如今上海学习音乐的人群中不到1100,而且大多数都是在古琴被列为“文化遗产”后才参与进来的。古琴有上手易而精学难的特点,而且一度被视为“小众音乐”,不少孩子宁可转学钢琴、小提琴也不愿在古琴前多坐一会儿——传承近五千年的古琴艺术,面临着绝传的危险。

此外,古琴制艺同样存在问题。“以前古人造琴,需要把百年的桐木放在河中漂流冲刷数月,制成琴坯后要上66遍漆,7根丝弦也要精挑细选,每道工序都需要花费很多天,这样才能制成一架好琴,不然怎会有听松造琴的典故。但现在的制琴工厂不可能等那么久,他们把砍下来的木材直接加工,连木头里的油脂都没清洗干净,怎么可能有很好的声音?”刘赤城说,“还有人为了得到好木材,就想办法找来古墓里的汉木,或是把古建筑的横梁拆下来做琴……即便如此,也无法达到当年的水准。”

梅花“三六”讹为“三弄”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开设了第一届古琴本科班,有着多年家学渊源的刘赤城成为了第一批古琴专业学员。“我们那个时候招收的学生很少,而且每几年才招一批,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找到工作——大多数乐团都要招乐队的声部成员,如弦乐、管乐、打击乐等。我们古琴只能作为色彩乐器,名字听来很有味道,我们却没法加入到乐团演奏里,所以我们那批同学里就有一毕业马上改行的。我还算幸运,分到了安徽音乐学院,但是也很少有上台演奏的机会。”

几年后,刘赤城加入了安徽省歌舞剧院,但是依然没能得到很多演奏机会。“那时在剧院演出,总是有人担心观众们听不懂,要求我把曲目缩短一点,可古琴曲缩短就完全没有了韵味,就像一个人被砍去了胳膊和大腿。”

有一次,主持人在刘赤城上台之前介绍:“下面由刘赤城演奏古琴曲《梅花三弄》。”台下立刻掌声雷动,但他一曲弹完后,观众都大失所望,说他弹的根本就不是《梅花三弄》。原来,《梅花三弄》是魏晋时期桓伊的曲子,桓伊和“竹林七贤”的嵇康都是有名的古琴大师,而现在观众熟悉的《梅花三弄》其实是流行于江南的“三六板”《梅花三六》,后来竟一直以讹传讹。

“古琴越少与观众见面,观众就越是听不懂,这成了古琴界的悲哀。”刘赤城说。古琴历史上有着3000多段古曲,代表着中国3000多年音乐史的完整脉络,但流传到现在能弹的只有100多首,这主要是因为古曲的记谱方式和现在不一样,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古琴界就要举行全国性的“打谱会”。“建国以来,全国举行了四次打谱会,我参加了其中的三次,但在古琴艺术2003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后,至今仍没有举行打谱会,还有大量古曲还需要我们整理。”

“琴瑟合鸣”已成绝响

古琴处于绝境边缘,其实还有许多古乐器也一样或消失,或弥留。

“琴瑟合鸣”中的“瑟”,就是其中之一。“琴”与“瑟”因为古代经常搭配演奏,所以人们也常用“琴瑟”来形容夫妻。刘赤城介绍,琴和瑟最早都出现在殷商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舜禹时代。与古琴相比,瑟的体积庞大,一般都有25根丝弦,体形长方不易搬动,所以一般是在宫廷音乐会中演奏。正因为体积庞大,不易携带,所以很多瑟最终都毁于历代的战火,而现存的瑟都被送进博物馆,流落于民间的则再也无人会弹奏了。现代人若想再闻琴瑟之声,只能到古书中去慢慢揣度了。

另一种古乐器箜篌现在也已失传,如今偶尔能看到的箜篌演奏也是现代人根据它的形状妄加揣测,演奏的也已绝非是古曲。当然除了绝传的,也有被淘汰的古乐器,龠便是其中一种——龠最早就是古代的吹火筒,古人发现它能发出声音就把吹火筒当成乐器,由于吹奏龠时需要歪头斜眼鼓着腮帮子,费力而且姿态难看,所以逐渐被历代乐师淘汰。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