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UD城市发展杯”苏州市第二届青少年钢琴大赛
宣传是重点
本届比赛参赛人数达到了600多人,相对第一届200多人,可以说本届大赛的宣传力度有很大的提高。同样身为两届大赛金奖获得者的“两朝元老”陈玠(少年A组金奖获得者)、魏明全(少年B组金奖获得者)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最有发言权。陈玠说,“这一届参赛范围广,很多选手从昆山、吴江等地赶过来”。分赛区的设立,使更多选手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本届选手,年龄跨度大,最小的5岁,最大的25岁,并且不乏专业音乐学院的选手,这不仅说明本届大赛规模大、权威性强,也昭示着主办方在宣传上的用心和对大赛的重视。
另外三位金奖获得者金豆豆(青年A组冠军)、陈雁桢(儿童组冠军)、郑珩(幼儿组冠军)都是第一次参加苏州青少年钢琴大赛,她们表示上届“并不知道有这个比赛”,并且觉得这次的机会很好,主办方的组织很完善,还要继续参加第三届比赛。郑珩的母亲表示,虽然这次钢琴大赛宣传比上届有很大提高,但“知道的人还不是很多”。确实,据保守估计,苏州现有3万琴童,20年来,钢琴以每年1500架的速度走向苏州百姓家庭,怎样让更多的钢琴爱好者参与进来,应该是主办方要好好考虑的,有了两届大赛的成功经验,下一届的大赛规模让人期待。
公正、透明——永恒的话题。
本届大赛,选手和家长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金豆豆认为这是一个“很别致的比赛”,因为她觉得主办方在各个环节的设计都很全面周到,郑珩的母亲也对主办方对这次大赛的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她举例说主办方在选择场地的时候会照顾到参赛选手,选择安静的场地,给选手最好的发挥空间。陈玠对大赛的组织也非常满意,但希望主办方对摄像的人数加以限制,这样“选手可以更安心地比赛”。
很多选手及家长对本届大赛公正、透明赞叹有加,苏州钢琴大赛在起步阶段就打好信誉牌,对这个品牌地发展至关重要。
学钢琴,我很快乐
都说学琴苦,但这次获奖选手里一个普遍现象是觉得“学琴很快乐”。郑珩的母亲说:“本来不想让孩子学钢琴,觉得太苦了,孩子自己喜欢,家里就尽量给她营造好的环境。” 郑珩今年还不满六岁,学钢琴两年,每天有1~2小时的练习时间,现在上小学了,个性方面也越来越自信了。儿童组冠军陈雁桢更是一个通才,琴棋书画甚至田径、游泳都样样精通,也得过很多全国的大小奖项,谈起自己的女儿,
不管是出于自己的爱好,父母的熏陶,还是从强迫转为喜欢,这些选手,都是真正地热爱钢琴。也只有真正地热爱钢琴,才能学好琴,所以我们看到他们拿了金奖。学琴在于坚持,现在学琴成为风尚,但正如郑珩母亲所说“坚持下来的不多”。快乐地学钢琴,才得以坚持。提倡快乐学琴,也应该是主办方需要传达地理念。
钢琴让人优雅,钢琴让人自信,钢琴,也应该让人快乐。
对手很优秀,师资很重要
本届比赛涌现了很多优秀的选手,获奖选手都对参赛选手赞赏有加。陈玠就谦虚地说“大家都很优秀,现场发挥很重要”。金豆豆也说“对现场一些选手的表现惊讶”。但陈雁桢的父亲
有些家长也谈到一个现在钢琴教育的严重问题──师资力量不足。这届比赛中出现了一个现象是很多选手选择了难度偏大的作品,导致比赛时失误。这是一个钢琴教师的教育问题,基本功、选曲都没有到位。确实,优秀的、负责任的钢琴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学琴团体,苏州的师资力量愈趋紧张,供求平衡的解决,是苏州钢琴艺术发展的又一难题。而主办方在这方面能否积极为苏州琴童创造条件,也关系着苏州钢琴教育的发展。
钢琴大赛与“文化苏州”
本届钢琴大赛的举行,给广大青少年钢琴爱好者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也为大家的交流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与大型国有企业城市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也说明了社会各界对苏州文化发展的关注和“文化苏州”战略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文化苏州”,人才是核心,青少年的发展,尤为重要。本届钢琴大赛的举行,是一个对“文化苏州”战略的大检验。不仅选手的专业素质在近几年有很大提高,选手所展现的人格魅力和个人修养也深刻体现了家庭的熏陶和作为文化古城的苏州的积极影响。
在人们印象中与评弹、昆曲相关联的苏州,与“乐器之王”钢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苏州这块土气,古老又年轻,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开拓,息息相关。
第二届苏州钢琴大赛完美落幕,展望第三届更完美的表现,文化苏州,钢琴大赛与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