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小泽征尔,是在
此次,小泽带着包括中国年轻音乐家在内的110名音乐塾成员,在天津、北京和上海三地演出。吸引大家的显然不只是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号》这些经典曲目,而是小泽身上那独特的开放与宽容、宁静与优美的音乐气质,开始通过音乐塾的诸多音乐家,走上国际舞台。
中国听众,中国音乐家,因此受惠不浅。
成立于2000年的“小泽征尔音乐塾”,承载了小泽征尔一贯开放的“音乐无国界”梦想。小泽征尔年轻时远赴欧洲求学,遍尝异国他乡之苦,深知年轻人学习音乐的艰辛,也深知年轻音乐家浏览世界、开阔眼界、接触不同的文化和音乐背景的重要;他曾受教于音乐家斋藤秀雄,这位把毕生献给了教育事业的音乐家深刻影响了小泽征尔对音乐及音乐人的感情。
为了建构一个和年轻音乐家们一起学习和探讨的平台,小泽征尔成立了音乐塾,广纳各方有才华的年轻音乐家,并每年举办一次歌剧演出,大力提携年轻音乐家。小泽征尔给年轻的音乐家提供的是与世界一流演奏家们一起排练并演出的机会。这些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15—25岁的青年将在小泽征尔音乐塾待上3周的时间,在那里,他们将整个人沉浸在歌剧的汪洋大海中。2005年,小泽征尔恳请记者:“我想来中国教学,请大家多多帮助我。”是年,第一批中国学生共40人进入小泽音乐塾;2006年,又有32名中国学生进入音乐塾。其言殷殷,“为了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一定要培养真正的音乐家。我想和中国人一起来培养这样的人才,因为我出生在中国。”如今,每年都有中国学生跟随小泽征尔,与日本的年轻音乐家一起走进山林,渡过小泽征尔带来的“歌剧的海洋”。
也许小泽征尔音乐塾为中国音乐事业所做的推动,将超越他1980年把中央乐团带到波士顿在几千人的会场里为美国人演出,也超越他在20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那句“新年好”的中文问候。
“中国有许多世界一流的音乐人才,但一支交响乐队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需要具备许多因素”,其中之一,“是教育的因素。教育水平不高,可能出现个别音乐天才,但音乐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常规的歌剧教学是给学员一本只有独奏部分的乐谱,讲课过程中没有乐队伴奏。小泽征尔音乐塾则把学生放入乐队,在实践中学习。此间,年轻的音乐家会受到最高级别的弦乐、管乐音乐家的细致指导,年轻的歌手则可以在多个方面──从舞台上的动作,到歌唱的方式,再到即兴的表演──细致学习优秀歌手们的成熟经验。
“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在远离人群的奥志贺高原的森林音乐厅和松本的乡下森林里,我和斋藤纪念乐队的有志者们一起,召集年轻的音乐家们举行室内乐的学习会已经有三年了……我惊喜于当今之日本,乃至亚洲的青年音乐家们的水平之高。我希望把我毕生所得的音乐经验倾囊而出,传授给这些年轻而优秀的音乐家们。”
这是2000年音乐塾第一次歌剧演出时,小泽征尔在演出宣传单上写下的话。
字里行间,至今似乎还浸透着深山的松涛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