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谈起王羽佳,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她属于“技巧派”。的确在因特网上,诸如她演奏的施特劳斯-齐夫拉《闲聊波尔卡》、霍罗维兹《卡门幻想曲》那样的高难度作品很容易被“疯传”起来。但是,我们可不能被眼花缭乱的技巧冲昏了头脑,音乐艺术的强大力量终究在于如何去妥善地表达演奏家所理解的意图。我不断察觉到,就如王羽佳之前的唱片《转变》一样,她已经无法满足上帝赐予的在钢琴技巧上的可贵天赋,而是正在寻求突破与转变。仔细回想王羽佳的职业生涯,我认为这一次类似“净化”的转变与意大利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有密切的联系。
今年,王羽佳录制出版了她在环球唱片DG的第三张专辑《拉赫玛尼诺夫》,两首协奏曲的指挥依然是克劳迪奥·阿巴多。这一老一小的组合,最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普三”的钢琴演奏永远处于主导,人们往往会忽略乐团的存在。但是阿巴多的音乐语汇在这首协奏曲中起到了灵魂性的作用,在阿巴多的调教下,交响乐团绝非是用来对比的“背景音乐”。王羽佳也不必担心阿巴多在音乐逻辑上犯下惊天大错,因为在她看来,阿巴多始终是权威。很明显,在乐团强烈的情绪烘托下,钢琴演奏得到了更加细致的表现。同样在这张《拉赫玛尼诺夫》中,王羽佳与阿巴多的配合可圈可点。尤其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是一首很情绪化的作品,王羽佳的触键干净利索,灵动性很强。当然,阿巴多依然成为了这首作品强大的后盾,使王羽佳的发挥更为自由,钢琴与乐团似乎成为了两双敏感而富有智慧的眼睛。
不容置疑,演奏协奏曲的关键在于相互的配合以及音乐上的互交。不难想象,王羽佳与阿巴多在演出之前,一起把作品分析透彻,在音乐的表达上达成一致。就如同历史上的格伦·古尔德与莱奥纳德·伯恩斯坦讨论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一样,将两人对音乐艺术的敏感度加之结合,谋求“配合”上的知音。
但反之则不然,如果钢琴家与指挥家未能沟通顺畅,在音乐表达上存在很大的分歧,或者说演奏或指挥水平未能得到平衡,那么这无疑是在酿造一场危机四伏的混乱。很多录音和现场音乐会,即使有名家在,也不免出现这种现象。
很明显,指挥家的发挥必然会影响一首协奏曲的演奏好坏。如有不慎,钢琴家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受害者,就仿佛是喝了一口难以下咽的汤。
上一篇: 交响乐演奏会里的叫好声
下一篇: 我们为什么纪念马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