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晚,青年二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师陆轶文带着她的专场音乐会——《中国旋律》二胡与交响乐的对话,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与观众见面。本场音乐会是2019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著名指挥家林大叶执棒杭州爱乐乐团倾情献演。陆轶文用手中的中国民族乐器二胡与双管编制的大型西洋交响乐队展开深层对话,以当代二胡音乐的创新成果和时代风采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和所有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明星们一样,陆轶文从小就为自己的音乐之梦艰辛付出。最初,外形条件较好的她被老师作为舞蹈苗子重点培养,但当她听到二胡声音时,便被深深吸引,在启蒙老师王向阳的引导下,六岁起开始了与二胡相伴的音乐人生。在附小、附中跟随刘捷老师学习后,又顺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本部,成为著名二胡演奏家、民乐系教授陈春园的得意弟子,同时亦作为国乐大师闵惠芬先生晚年最看重的学生之一,得到闵老的悉心指导。从附小到研究生,长期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和始终高标准的艺术追求,使她的演奏日益精进,能游刃有余地挑战各种高难度作品。同时她凭借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的表现力,通过不断思考和长期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年纪轻轻的她已多次斩获各大顶级赛事的大奖。其中包括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文华奖”最高演奏奖;“黄海怀”二胡比赛金奖;“上海之春”国际二胡邀请赛金奖等。此外,她还被入选为“CCTV中国新十大二胡演奏家”“2016-2017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2019年她入选四年一届的“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是全市文艺领域仅有的5位90后入选者之一。
作为新生代二胡演奏家,陆轶文扎根中国文化的丰厚土壤,同时融入时尚、开放、多元的青春气息,深受各界好评,尤其吸引广大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作为新进的学院教师,她又以另一种方式传承着民族音乐。这不仅是对培育自己十余年的母校的反哺,也实现着作为一名民乐人的担当——为二胡音乐的未来培养更多新人!
本场音乐会的选曲,陆轶文大胆地决定以当代作品呈现二胡音乐的发现高度。陆轶文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音乐得到飞速发展,一代代民乐人跟着祖国一起成长,也用音乐书写时代的篇章。如今,我们又生长于一个特别好的时代,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二胡音乐自由尽情地舒展,不同的创作、不同的表达各美其美。作为年轻的二胡传承者我有义务让观众领略这种源自时代的自信和精彩,这也是献给祖国70周年生日的一份有意义的礼物!”
音乐会的四首作品是当代中国二胡音乐的经典之作。杨立青先生创作的《悲歌》以传统名曲《江河水》为素材,既致敬传统,又体现了90年代初作曲家在现代化之路上的大胆创新和技术上的驾轻就熟。黄安伦先生创作的《中国畅想曲》第五号以朴素的歌谣为主题,通过细腻丰富、充满张力的笔触书写人间大爱。周湘林先生创作的《天马》不仅展开了一幅天马飞驰的壮美画卷,更以此展开丝绸之路的文化与精神的畅想。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由陆轶文于201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首演,并引起广泛关注。音乐会最后由王建民先生创作的《第五二胡狂想曲》压轴,这首又名《赞歌》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内蒙古民歌风格,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和赞美。
当被问及会不会担心当代学院派作品不容易让观众接受的问题时,陆轶文连说了三个“信心”。
首先是对作品的信心。来自四位大师的作品无疑是体现着当今中国民族音乐创作的最高水平的。他们的创作能完美地熔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于一炉,体现出对民族音的理解与大众听觉习惯的尊重,既有可听性,又有学术性。
其次是对观众的信心。经过多年的耕耘和培养,民族音乐的观众越来越多且专业资深。特别是上海的观众,他们领略了世界上各种优秀的演出,拥有挑剔的艺术品味同时也乐于接受新的风格和创意,对民族音乐的当代表达充满期待。
最后是对自己的信心,从六岁开始的艰苦与付出,长期的舞台经验积累,让陆轶文对自己的艺术呈现充满自信,今晚她用完美的演奏为观众展示四部当代经典的顶级听觉盛宴。
上一篇: 中国小提琴家对话芬兰钢琴家
下一篇: 12月7日亚洲室内乐协会在上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