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文章内容

国家大剧院“禁令”拒绝用扩音 假唱将无处遁形

发布:admin    浏览量:2651    发布日期:2007-07-04

“用扩音就别进来,应该把住这个艺术门槛。”国家大剧院艺委会主任吴祖强在大剧院外部景观亮相之日,宣布了第一道“禁令”。这一消息上周五经本报独家报道后,在声乐界引起反响。

“真的吗?”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维维听到这个消息后,眼神和话语中流露出兴奋和期待。

“这是应该的。”他说,“用不用扩音可以是衡量艺术的一个标准,艺术就是艺术,娱乐就是娱乐,我们把它们混淆的时间还不够长吗?”歌唱家刘斌认为,目前艺术中的技术成分已经衰减太多,演唱时音不准都能被音响师调正了,就差感情投入无法靠设备完成了。“如果没有扩音就不会有假唱,现在假的东西太多了,该有个标准限制了。”

可是,观众已在数年的熏陶中,习惯了优质扩音设备帮助下的演唱,用真声演唱守住了艺术,但守得住观众吗?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说:“有一种说法叫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丝就是弦乐,竹就是管乐,肉就是指人声,就是说弦乐的声音出来不如管乐好听,而管乐的声音再美也没有人声这种天然的声音好听。所以你要是通过话筒来扩散的话,其实对人声的美就打了很多折扣。”刘维维说:“搞西洋音乐、西洋歌剧的人,不用扩音才能显示出嗓音的本来面目。”

很多时候,用扩音是迫不得已的,国内绝大多数演出场所如果不用扩音设备根本无法演唱。即便是在上海大剧院,由于声场不够好,很多演唱者的自然声达不到理想效果,不仅没艺术成,还栽了跟头。不用扩音也能让最后一排的观众听到优质的声音,是衡量歌剧院建造水平和性能的一个标准。国家大剧院在这方面做得怎样呢?在清华大学建筑声学网上,我们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采用了“岛”式设计,即乐队和演员在中间,观众在周围。音乐厅中央顶部设计了一块巨大的帆形吊顶,将声音向四面八方反射,解决了前后音质不一致的难题。歌剧厅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网状装饰结构,解决了室内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之间的矛盾问题。网看上去像墙,是弧形的,声音透过去后的墙是长方形的。长方形剧场音质最好,但视觉效果太古板;而椭圆形剧场音质不好,但有曲线的优美视觉效果。大剧院的剧场设计使视觉为弧形,而听觉为长方形,可谓一举两得。

“你去看过了吗?”很多歌唱家互相询问着,期待着,希望能迈入国家大剧院,为声音插上翅膀。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