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教育园地 > 音乐课堂 > 文章内容

弦乐学习,音准打磨没有捷径

发布:音乐苏州    浏览量:675    发布日期:2022-05-24

| 俞倩如

几乎在每次的直播讲座中,都会有家长向我询问孩子拉琴音不准该如何改善的问题。大概如下:

“孩子听不出音准怎么办啊。”

“我和孩子都听不出音准怎么办啊。”

“老师老说孩子音不准怎么办啊。”

努力把音拉准的目标,一直贯穿在弦乐器学习的每一天之中,无论是对于初学的琴童还是已经有一定水平的演奏者,其实都朝着“把音拉得更准”的方向努力着。

首先,许多家长会疑惑,到底什么样的音算是准的。这里暂且抛下专业概念,给大家用一句话先科普一下:听起来奇怪、不好听的音,就是不准的音。就像我们听人唱歌一样,不需要拿什么仪器校对,跑没跑调肯定是能听得出来的。只是,有些人受过专业训练,就会对细微的音准变化很敏感,有些人没有受过训练,自然就听不出来。只要通过专业的训练,就可以建立起音准概念,这一点不需要焦虑。

听觉比较敏锐的人,大多是在他的童年、青少年时期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经历了训练,比如父母在很小的时候就唱歌给孩子听,而且唱得音准不错,孩子自然就有了音高概念,就好像我们从小就被教会了区别颜色。或者,父母是音乐爱好者,在家经常播放好听的音乐,孩子从小就会对音乐比较敏感,可以识别出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以及音色的区别,这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音乐细胞”吧。

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本来不太敏感的孩子,在有针对性的训练之后,对于音准的敏感度会迅速提高,原来听不出来的音准差距,包括相对于标准音偏高还是偏低,逐渐就可以听得出来;而相对的,一些本来耳朵还不错的孩子,如果在练琴过程中不重视音准的校对,对音准会变得麻木。年龄小的孩子,在音准启蒙方面会表现得更加敏锐,所以在启蒙阶段就要更加重视对于音准的严格要求。

对于教师来说,严格地对学生的音准做要求,总没有错。许多高水平比赛,选手明明技术能力很强,却有人总止步第一轮,很多时候就是音准的要求没有达到评委和高水平选手的标准。花哨的技术可以速成,但是音准的打磨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松懈。

有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似乎不得不在学生没有把音准做好的情况下布置新课。这样的行为如果经常出现,就会给学生“拉不准也无所谓”的概念。所以我一般都是会把不准的地方清楚地告知给学生,如果在这一课没能改好,在新课里我们也要继续严格要求,并不可随意放过。教师的耳朵也需要不断磨练,所以教师也要经常自己去练琴,多慢练,不断打磨提高自己的听觉标准。

我班上的学生,尽管有些年龄很小,我知道听音准对他们很辛苦,但是还是鼓励他们自己去纠正音准。孩子自己能听出来差异,才有可能去进步。这也是我一贯的教学观念。家长配合教学时不可以直接帮孩子听音准,而只需帮助孩子把演奏录下来,先让孩子自己听,然后再把挑选出来的演奏发给我来检查。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我以为,这是更好的陪伴和帮助孩子进步的方式。孩子在练琴时,属于当局者迷,有时听音准不客观,会漏掉一些不准的音,但是我们通过慢练校对、小组互听、录音回听的方法,还是可以帮助孩子找回这一份细心和信心的。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听得出来的”。如果家长急着越俎代庖,就好像每天代替孩子检查作业一样。那么孩子的听觉永远不可能变好,家长的代劳要持续到几时呢?

对音准的打磨,除了听觉的敏感度,还要考虑到演奏手型、乐器的持握姿势、手指关系,手指的抬落方式等因素。如果学习乐器的小朋友音准不太好,建议进度可以放慢一些,先从程度简单的作品开始查漏补缺,提高音准演奏的质量。等到质量提高一些再学习难度高的作品。切不可因为心急就忽视音准的训练。即便是世界顶尖的弦乐演奏家,每天也在耐心打磨着自己的音准和演奏把握性,对音准的追求只有“更好”没有完美,在对更好音准的追求道路上,最好的心态和方式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