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音乐欣赏 > 音乐文学 > 文章内容

音乐是一种方言

发布:admin    浏览量:1852    发布日期:2006-01-12

音乐也是一种方言。我们为自己的《二泉映月》流泪感动,也为《春江花月夜》心神荡漾。虽然我们也为《欢乐颂》而欢乐,为《英雄交响曲》而激起雄心壮志。但不得不承认,西洋音乐有时很难打动我们,我想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方言特性较强。我们如果要去理解它,必须学会这种方言。或者说,为了在更大的范围里传播,作曲者或许可用更为通用的语言来表达。人类有共通的情感,但少有共通的语言。所以懂得西洋音乐的人大多是学过那种方言的,没有受过此方面教育的人大都不懂。这里面没有高下之分,就像说普通话的人如果不懂吴语或是粤语也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

我以为,西洋古典音乐不太在意它外在的修辞性,或者刻意强调它的特殊性,注重旋律,所以东方人听起来感觉很不错,相对也容易接受。现代西洋乐过于强调它的不同性,受东方人欢迎的程度就要逊色多了。刻意强调不同性,就好比刻意强调音乐的方言特点,这是不易沟通的缘故,也是它不易被记住的坏处。不易记住便易失传,至少不易广为传扬。一国之内有时也如此,像中国面积大如整个欧洲的国度,音乐这种方言特点也很突出。地域性太强的音乐,如果不在“音乐方言”的教育上多下功夫,那些古老的音乐将来都有可能进入“被抢救”的行列,或者更多的时候是呆在博物馆里。为了让他们成为我们文化的因子,我们应该激活它们。激活它们,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或在我们的嘴上、手上、心上。

当然顺便也带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易于传播的音乐。我以为,易于传播的音乐都是用人类共通的语言写成的,它直抒胸臆,记录的是人类婴儿状态下的自然发声,如同人类会说的第一句话“妈妈”一样。所以,对西洋乐团来中国访问没有引起关注,我们不要在意,这多为他们太多地使用了音乐方言的缘故。音乐的方言也是文化,需要保护,也应该传承,但如果你想用音乐在不同的人种、人群中间来交流情感,沟通心灵,那需要更多地使用人类的共同语──天籁之声。当然,为了便易沟通,我们不妨多学几种方言,包括各地各国各民族的音乐。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