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够听懂歌声起,我就沉浸在醉人的土家山歌里了。那是劳动的乡亲们从田里传来的歌声。当然那些歌声不仅仅是我所生活的那个村的乡亲们唱的,而是整个峡谷里所有的山歌声。我出生在鄂西一个深山峡谷里,整个峡谷共辖数个村子,前面叫柿贝,后面叫杨家桥、海棠堰,东边叫柳松坪,西边叫天河坪。这些村寨里,无论是哪一处响起歌声,我们村子里都能听见。因而我童年的生活几乎就被山歌所占据了。耳濡目染,我在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喊个“三句半”。遗憾的是,我的嗓音天生不美,那些“翻山”的高音我怎么也喊不了,所以我一直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我的家乡是歌海。其中有山歌做了这样的描述:“山里姐儿山歌多,山歌硬比牛毛多。高山打鼓唱三年,还只唱了个牛耳朵,唱不完的五句歌。”“你歌哪有我歌多,我的歌儿用船拖。前船到了沙市街,后船还在清江河,船船装的都是歌。”这当然不是吹牛,因为从山歌的类别来看,山歌又分为创世歌、劳动歌、情歌、杂歌等十多种。仅情歌一种就多得数不清。而且情歌大多是成排成串的,十首歌为一排,十排为一串。同时根据类别的不同,山歌的曲牌又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一声子、两声子、三声子、四声子、五声子、九声子、回声子、倒尾子、急鼓溜子、茶调子、对声子、杂号子、阳雀子、赶声子等三十多个。
但不管山歌有多少种类别,或有多少曲调,它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劳动助兴,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因而土家山歌实际上是一种劳动歌,故又叫田歌。它是劳动人民在劳动时唱的一种歌。其形式为一人唱众人接。比如:听我来唱一个高声、矮声、长声、短声、低声、压声,抽长一句的号子,会接的你接道:门口一个墩,墩里一园笋,四十八个枝枝儿,四十八个鸟雀来借歇,四十八个猎人来打猎,一铳打了没处歇,一个飞到云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还在那根树上歇,好叫不好接!后来,长阳文化人根据这个曲谱填写的《丰收调》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到了国外。山歌全为高声,故又叫高腔山歌,因而唱山歌谓之“喊山歌”。它能在瞬间调动所有人的激情,因而歌声一歇,便只能听到锄头的丁当响声,劳动进度能迅速提高若干倍。因而每每听到山歌,我们这些孩童的激情也被调动了起来,就好像喝了蜜酒一样,一直甜到了心里,醉在了心头。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醉人的土家山歌,是劳动之后给山民们最好的奖赏。唱着山歌的山民不知道什么叫苦,也不知道什么叫累。若是外人进山,猛然间听见这样的山歌,说不定就会醉倒在山野里。因而二十多年前,作家叶楠、刘真来长阳土家族地区,还为此写下了“佷山巴人地,长阳歌舞乡,长阳古文化,绵绵话沧桑”的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