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的艺术歌曲从舒伯特开始成为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在整个19世纪,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到马勒、施特劳斯等,都创作出了数量可观的艺术歌曲。
早期的艺术歌曲都偏重于民歌式的情调,从贝多芬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隐含着一种单纯的旋律结构,它的说话方式是抒情的,基调平和自然,灵感常常来源于诗歌和爱情。歌曲充满了一种浪漫的理想式的憧憬。但到了马勒时代却完全不一样了,自然的感悟和对爱情的憧憬转化成了一种刻意的艺术化的表现手段。马勒使艺术歌曲交响化,也基本上消灭了民歌式的简单纯朴的基调,使艺术歌曲变得复杂而具有哲学性,使直接的灵感式的迸发转化成一种理念式的繁复的结构。
许多人都知道尼采是个哲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尼采是个非常有造诣的艺术歌曲作曲家,由于19世纪杰出的作曲家太多,以至于掩盖了尼采作为作曲家的声望。还有像写恐怖和灵异小说的著名的德国小说家霍夫曼,在当时也是非常出名的作曲家,写过数十部歌剧。舒曼曾根据他小说中的人物写了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但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
如果从音乐史的角度来衡量的话,尼采的确不能算是一个杰出的作曲家。舒伯特和舒曼的艺术歌曲使人真正地感受到了一种天才式的旋律创造力,那种天真的浪漫和少年时的才情使他们歌曲洋溢出一缕光辉。这种能力不是后期浪漫主义所能具备的,包括勃拉姆斯,已经使人感到一种“中年”时的谨慎和沉闷,而现代的如亨策的艺术歌曲已是垂垂老矣,沉闷得近乎于死亡,仿佛不是让人欣赏的,而是一种教科书般的歌曲。
我手上有一张飞利浦公司出版的,由费舍尔狄斯考唱的“尼采歌曲”。尼采虽说和勃拉姆斯是同时代的人,但歌曲的风格更接近舒伯特和舒曼,结构简单,大多为分节歌形式。尼采的艺术歌曲有一种纯朴的民歌式的吟诵调风格,与他激越的思想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果不说的话,我相信很少有人在听了他的歌曲以后会认为是他的作品。艺术歌曲使尼采更像是一个德奥传统的作曲家,而不是一个具有强烈改革意识的哲学家。
尼采非常欣赏歌剧《卡门》,曾经听了几十遍。《卡门》在冥冥之中迎合了尼采内心桀骜不驯的精神,也接近尼采的哲学思想。但他在自己创作的歌曲中,却全无卡门式的个性和追求自由的激情;相反,却有一种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尼采深深厌恶瓦格纳歌剧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的宗教情绪,它仿佛回到了基督时代,而个人的自由也将由这种强烈的宗教拜物情绪而丧失。尼采的艺术歌曲表现更多的是一种宁静的思绪和恬淡的幻想,也许这是尼采内心需要,他的思想是愤怒的,而灵魂希求安宁。
由于有了舒伯特,舒曼,尼采的艺术歌曲便逐渐被人淡忘了。的确,尼采的歌曲无法给人以深刻的记忆。在把旋律视为音乐灵魂的时代,无法给人记忆的旋律很难引起人们太多的兴趣。尼采只是一个业余的作曲家,但已经写得非常出色,调性运用自如,钢琴伴奏也丝丝入扣,只是个性不太鲜明;不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气质,迷人的忧伤和自然流畅的清新。